自去年有央企爆出套保操作巨亏的“黑天鹅”事件后,行业内对规范套期保值等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制度完善紧密关注。
时隔一年,国资委正式发文规范金融衍生品业务。
1月20日国资委消息,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对原有金融衍生业务监管制度进行了整合、修订。
《通知》明确,要坚持从严管控,坚持套期保值,坚持风险可控,严把“入口关”、“规模关”、“操作关”,指导企业建立“严格管控、规范操作、风险可控”的金融衍生业务监管体系,切实发挥好金融衍生业务促进企业平稳运行的作用。
那么,央企到底如何继续开展金融衍生业务?如何利用好金融衍生交易这把“双刃剑”?
对此,基金君帮助大家整理了以下几个要点:
《通知》出台背景:增强国有经济抗风险能力
近年来,中央企业按照监管要求,审慎开展金融衍生业务,强化业务监督管理,有效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套期保值功能,对冲大宗商品价格和利率汇率波动风险,对稳定生产经营发挥了积极作用。
金融衍生业务是大型企业管理价格风险的常用手段,可有效对冲现货价格波动风险,促进企业平稳运行。但金融衍生业务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具有高杠杆性、高风险性和复杂性,如管控不当,易发生损失风险。
此前,为指导企业加强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管控,国资委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09〕19号)、《关于建立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临时监管机制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0〕187号)、《关于取消中央企业境外商品衍生业务核准事项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5〕42号),构建了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制度框架体系。
不过国资委在监管中发现,有部分企业存在集团管控不到位、业务审批不严格、操作程序不规范、激励趋向投机以及业务报告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
同时,随着近年来中央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拓展国际业务,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大宗商品价格、利率、汇率波动风险的需求增多,开展金融衍生业务出现一些新情况、新变化,现行监管制度已不能充分满足企业实际业务需要。
为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增强国有经济抗风险能力”的精神,为进一步指导中央企业规范开展金融衍生业务,在发挥其功能作用的同时,切实有效管控风险,国资委在广泛征求中央企业和有关监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对监管制度进行了整合、修订,研究制定了《通知》,经由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中央企业执行。
据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原副主席姜洋表示,衍生产品是管理风险的必备手段,全球领先的企业普遍使用衍生产品来达到稳健经营的目标。监管机构一直支持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广大企业利用好衍生产品。本次新《通知》再次体现了支持央企利用衍生产品的态度,而且进一步压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强调严守套保原则,强调加强风险管控。
坚持套期保值原则
《通知》包含六大变化
据悉,此次通知中,国资委确定了在开展金融衍生业务时中央企业需要贯彻的主要原则。
《通知》显示,总体原则是,坚持从严管控,坚持套期保值,坚持风险可控,严把“入口关”、“规模关”、“操作关”,进一步明确各级主体责任,进一步明晰业务原则,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指导企业建立“严格管控、规范操作、风险可控”的金融衍生业务监管体系,切实发挥好金融衍生业务促进企业平稳运行的作用。
相比此前相关规则,此次《通知》主要做了六大方面的修订:
一是落实各主体管控责任。进一步明确集团董事会、集团管理层及集团职能部门、操作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三级管理体系,严格业务管控。
二是强化套期保值原则。在坚持交易品种与主业相关、交易时间、规模、方向与实货匹配等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套期保值的实质和原则,即以降低实货风险敞口为目的,禁止投机交易;通过增加总量和时点规模双管控,严防超规模交易;通过要求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和业务效果综合评判机制,防止片面追求金融衍生业务单边盈利导致投机行为。
三是实施分类管控。针对货币类、商品类衍生业务的不同特点和风险程度,在业务规模、岗位设置、信息系统等方面区别对待,即体现从严监管,又贴合企业实际。
四是细化风险管控要求。在监控手段上,增加有关建立信息系统的要求,实现在线监测,固化制度规定;在风险预警上,提出采用定量及定性方法及时识别各类风险的要求;在应急处理上,明确处理要求,妥善做好应对。
五是严控操作关键节点。坚持前中后台分离原则,严格合规管理;强调授权审批要求,严防越权违规操作;增加保证金管控要求,规范资金使用,防范资金风险;建立风险管理日报告、部门月核对、管理层季沟通机制,加强业务动态管理。
六是强化监督检查。对审计监督的原则性要求进行细化,明确集团归口管理部门和内审部门的监督检查责任和侧重点,严防违规事项,确保制度落实。
划清金融衍生品业务红线
督促企业加强风险管理
由于此前在石油、民航等领域先后发生过重大的套期保值业务巨亏事件,对行业的警醒作用较大,因此,此次《通知》就央企的套期保值等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操作划清了红线。
根据通知要求,主要以下五大红线需要企业遵守:
一、资产负债率高于国资委管控线、连续3年经营亏损且资金紧张的子企业,不得开展金融衍生业务。
二、以降低实货风险敞口为目的,不得开展任何形式的投机交易。
三、交易品种应当与主业经营密切相关,不得超越规定的经营范围。持仓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个月或实货合同规定的时间,不得盲目从事长期业务或展期。
三、商品类衍生业务年度保值规模不超过年度实货经营规模的90%,其中针对商品贸易开展的金融衍生业务年度保值规模不超过年度实货经营规模的80%。时点净持仓规模不得超过对应实货风险敞口。
四、不得将绩效考核、薪酬激励与金融衍生业务单边盈亏简单挂钩,防止片面强调金融衍生业务单边盈利导致投机行为。
五、严禁企业负责人直接操盘。
《通知》指出,对于发生重大损失风险、造成严重影响等问题的,国资委将在业绩考核中予以扣分或降级处理,并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开展责任追究。
据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国资委的监管仍然聚焦在事中跟踪监测与事后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加强风险管控。
“一是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定期报告制度,要求企业按季、按年报告业务开展情况,对于重大事项,要求24小时内专项报告。二是严肃问责追责,对于发生重大损失风险、造成严重影响等问题的,将在业绩考核中予以扣分或降级处理,并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开展责任追究。三是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联合检查等方式,形成监管合力,提升监管专业性。”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强调套期保值实质和原则
风险管理实现“有边界的自由”
国资委重磅文件的发布,引来行业热议。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通知》突出的亮点在于强调套期保值的实质和原则,强调调期现货匹配原则以及期现货一体化管理。
据第一财经报道称,中粮集团风险控制部总经理尤龙表示,《通知》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结合企业实际,广泛征询了中央企业意见,涵盖多个行业,涉及多种业务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另一个是理念先进,比如说,新版《通知》强调期现货匹配原则,强调期现货一体化管理,采用信息化的管控方式,加强对不同风险的定量、定性识别等,将有效引导中央企业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合理地运用金融衍生品规避市场风险。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汪滔表示,新修订的金融衍生业务管理制度最大的亮点是进一步强调套期保值的实质和原则,其中的“以降低实货风险敞口为目的”是对套期保值实质的准确把握,抓住了实质,各种实际交易的具体表现不管如何变化,都有恰当监管的基础。
汪滔表示,企业运用日益成熟的衍生品市场开展套期保值,对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大宗商品、汇率、利率风险进行管理,从而规避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风险。其核心是通过衍生品敞口抵消实货敞口,一旦敞口降低了,企业受到相应原材料、利率汇率波动的影响就降低了,达到了控制风险的目的。因此降低实货风险敞口是套期保值的本质。套期保值业务抓住实质后,可以帮助辨别“与实货的品种、规模、方向、期限相匹配”的具体评判,既严格要求套期保值,又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实际情况务实,保持灵活性,能够让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有理有据。
北京华融启明风险管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石建华表示,授权机制有利于根据各主体的经营规模、盈利能力、专业程度和风险偏好将风险限额在各主体各层级进行分解,可以把风险控制到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实现企业风险管理的“有边界的自由”。
石油央企“黑天鹅”震惊全国
套保业务巨亏高达46亿
在市场人士看来,此次有关金融衍生品业务规范的通知发布,和去年震动衍生品交易圈内的“黑天鹅”事件息息相关。
2019年1月25日晚间,中国石化发布公告称,子公司联合石化对国际油价走势判断失误,部分套期保值业务的交易策略失当,造成某些场内原油套期保值业务的期货端在油价下跌过程中产生损失。
2018年12月27日开始传出中石化套保交易“黑天鹅”后,当天中石化这个巨无霸的股价瞬间跳水,截至当日下午收盘,中石化暴跌近7%,收报5.25元/股,A股市值没了460亿。
一个月后,中石化核实确认了这笔巨亏的交易。据公告显示,经核查,联合石化在采购进口原油过程中,由于对国际油价走势判断失误,部分套期保值业务的交易策略失当,造成某些场内原油套期保值业务的期货端在油价下跌过程中产生损失。
数据显示,2018年联合石化经营亏损约人民币46.5亿元;同期,与国际标杆油价相比,联合石化为本公司所属炼油企业采购进口原油实货节省成本约人民币64亿元。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联合石化被爆出期货操作巨亏后,国资委首次做出回应。“这是一件大事。”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向记者表示,“这种风险在于,内部的管控体系建立后要严格执行。”
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彭华岗表示,2019年国资委的主要工作,要有六个“强化”措施来确保实现国企效益的稳步增长。其中就包括“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认真梳理、排查各类风险点,综合研判各种条件的变化,做好沙盘推演和压力测试,提前准备、提前防范,防止各类风险叠加共振,确保不发生重大风险”。
彼时,国资委方面表态称,将就新的情况出台新的管控措施。时隔一年后,最新围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规范文件重磅出炉。
在此次《通知》文件发布后,姜洋也表示,衍生产品是双刃剑,既不能不用,更不能乱用。企业是利用衍生产品的决策者和受益者,必须切实承担责任,这方面监管机构无法替代,更多的是事后报告、检查和追责。企业要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严格照章办事,并且采用技术手段加强内部监控和管理。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责任编辑:DF526)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