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专家:大力推进“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建设|外汇局_顺水财经_顺水网

核心摘要:张铁成:大力推进“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建设张铁成 | 国家外汇管理局科技司司长、外汇业务数据监测中心主任 来 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2、3期大力推进“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建设《中国外汇》:2019年,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风控难和监管难问题,外汇局推出了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上线试点快1年来,区块链平台的效果怎么样?张铁成:近年来,外汇局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大力推进“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建设。从2017年开始,外汇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解决中小企

张铁成:大力推进“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建设

张铁成 | 国家外汇管理局科技司司长、外汇业务数据监测中心主任 

来   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2、3期

大力推进“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建设

《中国外汇》:2019年,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风控难和监管难问题,外汇局推出了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上线试点快1年来,区块链平台的效果怎么样?

张铁成:近年来,外汇局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大力推进“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建设。从2017年开始,外汇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工作部署,密切跟踪新技术发展,推进区块链在监管科技中的创新应用。2018年下半年,外汇局围绕跨境金融领域融资难、融资贵方面的痛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摸底,提出了利用区块链技术探索解决跨境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初步构想,并立即得到了多家银行的积极响应。经过两年细致扎实的技术筹备,外汇局于2019年3月22日推出了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以下简称跨境区块链平台),并率先在7个省(直辖市)、14家法人银行进行试点。这一跨境区块链平台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中央国家机关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备案的区块链平台。

跨境区块链平台构建了两个机制:一个是在银行和企业之间,实现了端对端的可信信息交换和有效核验;另一个是在银行同业之间,实现了贸易融资信息的实时互动。首期的“出口应收账款融资核验服务”和“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服务”两个应用场景,在为银行审核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提供参考、助推中小企业跨境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企业方面看,“出口应收账款融资核验服务”减少了企业打印纸质材料、手工报送的繁重工作,也简化了银行手工核对、现场核查的复杂流程,大大缩短了融资申请周期,有效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端对端的信息核验机制,则提升了企业融资成功率。“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服务”也很受银企欢迎,可帮助中小企业更容易地获得银行授信,成功融到资金。如兴业银行通过此项服务为福建某食品公司新增授信额度800万元人民币,并发放融资款113万美元。

从银行方面看,一方面,平台所提供的质押物信息认可度高,银行同业间的融资信息实时互动与有效核验,可以及时遏制虚假、重复融资,帮助银行解决风控难问题。比如,试点期间浙商银行共核验出口信息7334份,发现其中有174份、金额总计1110万美元的质押物超额或已使用,及时终止了融资。另一方面,平台所提供的批量贸易融资自动核验功能,显著提升了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办理效率。比如在重庆地区,平均每笔融资业务需要校验出口信息近110份,最复杂的一笔甚至涉及1138份。以往银行查验100份出口信息至少需要1个工作日,且无法掌握是否存在重复融资;使用平台之后,银行仅需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信息核验,效率显著提升。融资风控能力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大大增强了银行融资业务的办理意愿。

从外汇监管看,通过在平台嵌入业务和监管规则,我们进行了融资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外汇局能够看到银行、企业办理融资业务各环节的真实信息,及时发现交易过程中的异常,既达到了跨境金融服务的目标,又体现了真实性的监管要求,实现了“监管即服务”的有机统一。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累计完成应收账款融资放款笔数12892笔,金额折合117.92亿美元(其中人民币105.87亿元);服务企业共计2115家,其中中小外贸企业占比75%以上;自愿自主加入平台的法人银行已超过170家,占全部有外汇业务的银行总数的1/3左右。随着更多银行的加入,平台能够进一步有效增加融资供给,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中国外汇》:2020年,这一项工作有什么新的规划吗?

张铁成:2020年,我们将按照“自主自愿、坚定发展、规范管理、安全可控”的原则,坚持外汇管理领域“全国一盘棋”的整体思路,结合市场主体的实际需要,欢迎更多银行和其他机构主体加入,构建“共建、共享、共赢”的区块链生态环境。我们将进一步持续拓宽跨境区块链平台的应用范围,研究发票、运单、订单等更多融资支付类应用场景,探索建立企业需求和银行金融产品的撮合机制,支持更多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措施落地,逐步培育形成跨境领域信用服务体系。

《中国外汇》:2019年9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一文,高度赞扬了外汇局为提高市场主体便利化,提前上线运行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的积极举措。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张铁成: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服务的相关要求,尽快完成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接任务,便利市场主体办理外汇行政许可事项,我们攻坚克难,于2019年6月28日正式上线运行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比原计划提前了1个月。平台运行后,实现了全部行政许可事项的网上预审和46项行政许可事项的网上申请、受理、办理和反馈,企业办理相关事项从“跑多次”变为“跑零次”或“最多跑一次”,大大提升了外汇管理行政许可的办理效率,大幅降低了成本。同时,无论现场或网上申请的行政许可事项,均支持在网上查询办理进度,申请人足不出户便可收取各类通知书和许可结果。另外,我们还建设了外汇局政务服务旗舰店和10个政务服务应用,在部委中唯一实现了总局和各级分支机构网上行政许可事项管理和展示。

《中国外汇》:“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是近年来外汇管理科技工作的建设主线。围绕这一主线,2020年主要工作的思路和工作重点是什么?

张铁成:“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路线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升外汇管理科技能力。2020年,我们将继续按照“数字外管”与“安全外管”的路线图,推动外汇管理监管科技应用,推进信息化工作转型升级。

一是以“监测防风险”为目标,提升宏观审慎监测分析水平。研究利用可视化技术开展宏、中观形势集中度、关联度、时间序列等分析研究,提升直观体验和分析效率;同时,对现有监测指标进行梳理、优化和完善,探索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指标的关联性和有效性。

二是以“监管即服务”为理念,强化微观监管和服务能力。扩大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应用,提升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支撑能力;探索推进银行等部门广泛参与的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扩大信用评估的数据维度,协同构建并完善信用评估模型,提升服务银行业务展业合规所需要的能力;正式投产“数字外管”银企端服务窗口,与联机接口系统直联服务、微信智能客服、呼叫中心咨询服务等一并推进,构建多渠道、立体式的外汇科技服务格局,增强银企更多获得感和便利性。

三是以“机制促融合”为手段,丰富大数据服务能力。探索利用区块链、API(应用程序接口)等技术方式,引入“数据可用不可见”理念,促进多方数据在满足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要求下的共享和协同建模能力;继续开展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研究电子营业执照、互联网+监管等外部信息资源获取和应用能力。

四是探索依托软件开发平台建设,推动外汇信息系统建设模式转型,提高应用系统快速构建能力。实现信息系统快速、高质量建设,提升科技对业务的响应速度,为开放条件下外汇管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五是开展双中心切换运行和应急演练,加强两地三中心运维能力。建立常态化的安全生产运行切换机制,确保重要生产系统能够根据需要在双中心之间快速切换运行,保障日常安全生产;开展两地三中心异常故障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增强异常故障应急处置能力。

《中国外汇》: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外汇局在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应用方面有哪些思路或设想?

张铁成: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和应用,金融服务得到了极大的创新与延伸,科技创新催生了金融科技。

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对监管的一致性、穿透性、精准性和实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监管科技与金融科技的协同发展,形成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监管体系,是我们作为监管部门的努力方向。现阶段,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外汇领域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研究和应用,赋能外汇管理,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全面提升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防范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外汇管理领域监管科技应用的发展目标是打造监管规则数字化(Digitization)、监管内容可视化(Visualization)、监管过程智能化(Intellectualization)、监管设施平台化(Platformation)四位一体的外汇监管科技应用体系(DVIP),推动“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建设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对传统外汇业务和金融科技新业态外汇业务全覆盖的监管业态。

监管规则数字化,就是要准确总结现有外汇监管规则,精准提取量化指标,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API等新技术手段,将规则与指标“翻译”成数字化协议,建立监测分析模型,实现监管要求的数字化存储、应用与展示;同时,开放数字化监管规则统一规范接口,降低金融机构的合规成本与风险,促进金融创新。

监管内容可视化,就是通过大数据、可视化分析技术,将大量数据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形象直观地将监管对象的主要特征凸显出来,以助力准确把握外汇市场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提高异常主体与交易可识别度,帮助监管机构作出相应决策。

监管过程智能化,是指综合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推动外汇监管方式创新,运用技术能力重构监管机制,解决传统分析方法难以支持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问题,助力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更好地实现穿透式监管。

监管设施平台化,是指为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平台化发展思路,通过对技术手段、业务模型、数据服务、功能接口等技术资源集约,构建一体化、可复用的架构体系,实现技术与业务能力的沉淀,提升业务需求响应能力。

未来几年,我们的总体工作思路包括:一是聚焦监管科技的综合运用,并将其贯穿于监管各环节;二是聚焦“两位一体”监管,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三是聚焦“寓监管于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四是聚焦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监管科技支撑体系。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英欧贸易谈判开局不顺 接下来英镑将面临怎样的风险?|欧盟_顺水财经_顺水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