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疫情漩涡中心的医药行业:谁是扰动?谁在变革? _ 东方财富网

核心摘要:【疫情漩涡中心的医药行业:谁是扰动?谁在变革?】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试剂盒,到新闻中可以“抑制病毒”的双黄连口服液,再到真假难辨的各种抗病毒药方,短短几十天立,我们学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医学名词,丁香园一跃成为最热的公众号,而药店则是线下零售萧瑟寒冬中的一抹亮色。疫情当前,中国的医药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试剂盒,到新闻中可以“抑制病毒”的双黄连口服液,再到真假难辨的各种抗病毒药方,短短几十天立,我们学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医学名词,丁香园一跃成为最热的公众号,而药店则是线下零售
【疫情漩涡中心的医药行业:谁是扰动?谁在变革?】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试剂盒,到新闻中可以“抑制病毒”的双黄连口服液,再到真假难辨的各种抗病毒药方,短短几十天立,我们学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医学名词,丁香园一跃成为最热的公众号,而药店则是线下零售萧瑟寒冬中的一抹亮色。

疫情当前,中国的医药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试剂盒,到新闻中可以“抑制病毒”的双黄连口服液,再到真假难辨的各种抗病毒药方,短短几十天立,我们学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医学名词,丁香园一跃成为最热的公众号,而药店则是线下零售萧瑟寒冬中的一抹亮色。

就像国泰君安医药团队在年度策略《2020年医保砍价中的药企生存指南》说的那样,医药行业是拥有细分子领域最多的行业之一,而最近几年的产业变化也是最剧烈的。

那么,此次疫情究竟对哪些医药子领域只是短期的扰动,而又对哪些子领域会造成长期的深远影响?

01

2003 VS 2020

在此之前,民众有限的大型传染病疫情记忆主要来源于2003年的SARS疫情。

也正因如此,许多投资者在本次疫情早期就开始关注SARS疫情期间国民经济所受到的冲击,通过复盘以期获得短期投资上的启发。

然而基于我们的分析,至少在医药行业,这样的复盘意义有限。

▼2002-2004年医药工业

月度累计收入增速(%)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根据我们对SARS期间医药工业累计收入增速的复盘会很清楚地发现,疫情对医药工业仅带来了3-6个月的阶段性增长波动。

具体来看,药品、卫生材料等多个子行业出现短期、阶段性收入增速上升,尤其是卫生材料出现短期需求激增。而疫情造成短期需求冲击较小的化学原料药则无明显波动。

而在疫情结束后,相关领域增速环比回落。医药行业在当年事实上跑输了上证综指,并在次年同期由于基数原因造成业绩增速的放缓。

可见,二级市场短期炒作难以改变医药板块本身的轨迹。

其次,中国医药行业在过去的17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简单的市值、上市公司数量对比,还是板块结构、产业成熟情况,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2003年 VS 2020年

数据来源:药渡、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因此,我们认为还是应该结合当下产业的实际中长期趋势,做出有效的投研判断。

02

疫情之下,各个领域冷暖自知

对于本次2019-nCoV疫情,我们认为对部分细分领域有阶段性需求的拉动影响,包括基于民众预防储备自我消费的医用耗材,以及相关OTC药品、零售药店,以及IVD产品和服务。

疫情集中爆发期间,公众健康防护需求陡然增加,医疗机构用于抢救、生命维持的器械需求也有所增加。由于2019-nCov的起始症状较轻,临床诊断上与普通感冒区分较为困难,这也让核酸检测这一专业流程进入了公众视野。

受此影响,我们认为民众基于预防、储备的自我消费需求导致的感冒/抗病毒类药物(尤其是中药OTC)销售额将大幅增长。而对于治疗肿瘤等重疾的专科处方药,患者择期空间很小,预计受到的影响有限。而糖尿病心脑血管等均为长期、规律用药,影响可能会更小。

需注意的是,和2003年一样,短期需求增加可能会导致后期增速回落。比如疫情结束后个体再发生普通感冒,患者会直接消耗“家庭库存”药品,而非新增购买。

至于医疗器械,疫情防护中涉及的医用手套、口罩等销售预计会有明显增加,这也可能带动作为此类药物终端的零售药店销售额大幅增长,而疫情结束后,增速也会随之回落。

此外,疫情相关的流感检测、CRP、PCT、呼吸道检测等产品短期需求激增,预计未来也将带动CDC、医院和基层病原微生物分子诊断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相关诊断产品的需求会继续增长,这可能会是为数不多有深远影响的子领域。

▼ 首批7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比较

数据来源: NMPA,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03

检验产品需求激增

POCT和ICL价值凸显

本次疫情暴露出来的检测能力掣肘,让分子POCT诊断产品价值凸显。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主要基于传统PCR技术,对实验室和人员资质、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尽管国家药监局启动了应急审批程序,共批准7个核酸检测试剂盒上市(包括之江、捷诺、华大、达安、圣湘、伯杰的荧光PCR产品和华大的测序产品),此外近百家企业亦研发成功(仍需正式报批)。但已获批核酸检测产品受操作繁琐、耗时长、需要集中送检等限制,不能满足当前快速增长的大量疑似患者、无症状感染者等排查诊断的检测需求。

为此,2月8日科技部发布了《新冠病毒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遴选项目择优支持,推动相关产品上市。

快速检测产品是指全自动分子POCT产品,这一技术突破现有检测技术对人员/场所的限制,缩短检测用时,提升便捷程度,推动诊断前移下移,实现疑似患者快速诊断和密切接触人群现场筛查。预计药监局将启动第二批相关检测试剂应急审批,目前万孚等多家企业已完成抗原/抗体POCt(免疫层析法)、分子POCT产品研发,其注册进程有望加快。

短期来看,与新冠病毒鉴别或辅助诊断的流感等呼吸道病原检测、血球、CRP、PCT检测产品的短期需求激增(有相关产品的包括万孚生物、安图生物、迈瑞医疗等)。不过受疫情防控影响,医院其他科室门诊和检验量短期下降,后续有望逐步恢复。

疫情对公司短期影响是结构性的,产品线可能不同程度受终端需求、复工、排产、发货等影响,综合影响仍然有待观察。长期看,CDC、医院和基层病原微生物分子诊断检测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带动相关诊断产品需求增长。

此外,目前全国各省市陆续发文,允许和支持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核酸检测,助力提升病毒感染确诊效率,为疫情防控提供保障。

短期看金域、迪安等公司核酸检测业务量将明显上升,其他检测业务受医院门诊量下降影响(疫情结束后将逐步恢复)。长期看,ICL在疫情防控工作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弥补现有医疗体系检验能力不足,客户认可度和行业地位、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04

疫情对其他医疗领域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由于医疗机构目前集中资源抗击疫情,消费医疗和择期灵活度较大的医疗活动被大量推迟。因此,择期手术中使用的高值耗材如骨科关节、脊柱、消化耗材等受患者避医情绪影响,预计需求有所波动。

同样被延后的还有疫苗的接种。不过长期来看,疫情有助于推动公众提高防范意识,流感等二类疫苗接种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mRNA疫苗研发正式立项,相关进展值得关注。

出于防疫需求的考虑,多数城市都在春节假期后采取了延迟复工的措施。这对于CRO行业也造成一定的扰动:

临床前CRO、CDMO等业务,预计企业正常复工、生产力正常,基本不受影响;

临床CRO业务短期受医疗资源和就医需求影响,患者入组速度可能阶段性减缓节奏、部分订单周期可能延长但基本不影响订单完成。

长期看,CXO行业的整体景气度仍较高,将持续进入整合爆发期,MAH和创新利好仍能不断催化各公司并购整合及业务能力的延伸,同时国内业务的比重会继续上升。

05

保持冷静,坚定前行

我们再次重申,和SARS疫情的影响类似,以上的分析均为阶段性影响节奏,疫情结束后将逐步恢复,不会改变终端市场和产业自身应有的发展轨迹。

长期来看,医疗消费量对应的是真实的临床需求量,医疗行业的增长内核仍然是基于患者需求升级的技术进步。

在此时此刻的情境下,无论出于专业考量还是同胞之情,我们都不会选择用“受益”来形容此次疫情与中国医药行业正在面临的局面。

湖北人民的战疫,也是中国医疗体系、医药行业的战役。

我们衷心地希望,自此一役,华夏无疫。

(文章来源:国泰君安)

(责任编辑:DF064)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7000亿市场规模还被低估?线上医疗迎来新机 公募已密切关注_天天基金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