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上游试剂原料壁垒高 IVD哪些赛道才是优质切入口? _ 东方财富网

核心摘要: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的体外诊断可谓是高毛利的行业。尤其是上游试剂耗材,业内平均水平在70%,强大的价格话语权也反映出试剂原料在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中游主要是诊断试剂和仪器两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国内试剂发展较为迅速,不过国产仪器占比相对较小。下游为医院和第三方独立实验室,但国内独立实验室发展较晚,市场规模小。如果从子行业角度分析,IVD各个赛道的盈利能力也不尽相同,其中分子诊断的毛利率较低。 上游试剂原料议价能力最强 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的体外诊断可谓是高毛利的行业,尤其是试剂耗材,业内平均水平在70%

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的体外诊断可谓是高毛利的行业。尤其是上游试剂耗材,业内平均水平在70%,强大的价格话语权也反映出试剂原料在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中游主要是诊断试剂和仪器两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国内试剂发展较为迅速,不过国产仪器占比相对较小。下游为医院和第三方独立实验室,但国内独立实验室发展较晚,市场规模小。如果从子行业角度分析,IVD各个赛道的盈利能力也不尽相同,其中分子诊断的毛利率较低。

上游试剂原料议价能力最强

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的体外诊断可谓是高毛利的行业,尤其是试剂耗材,业内平均水平在70%,化学发光试剂某些公司可达90%的毛利。样本量较大的医院,代理商常常通过投放来实现,即以很低的价格或者零投放的方式免费提供仪器,行业内一般1年可以通过试剂收回仪器成。中低端医院,其样本量无法支持仪器免费的成本,仪器和试剂都通过直接销售来完成。

在IVD产业的上游环节当中,试剂原料的关键作用在产业链中尤为凸显,也是体外诊断行业的突破点。体外诊断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由上游的IVD试剂原料决定的,但由于行业竞争激烈,部分生产厂商为了压缩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原料的质量控制,是我国目前原料生产行业质量参差不齐的重要因素。

以分子诊断为例,能提供分子诊断试剂上游原材料的厂商少,主要是由国外几个巨头企业,如罗氏诊断、Meridianlife、science、Solulink、Surmodics等,因技术难度高,国内企业基本没有原料的技术,只能做代理。在该领域国内企业短期难有突破,定价权被外资品牌牢牢把控。在分子诊断原料的研发上也是空白,例如之江生物、益善生物等均采购自海外品牌供应商,且采购占比均高达20%以上。

国产试剂发展较为迅速,但国内企业规模依然偏小,产品结构单一。根据益通资产的整理统计,2015年我国分子诊断市场竞争格局分散,国外品牌依然占据较大份额,罗氏在国内有16%的市场份额,凯杰拥有13%的份额,雅培占有8%,西门子占据5%。

在外资品牌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的试剂原料领域,国内品牌也有后起之秀崛起。关于试剂原料国产品牌菲鹏生物,可谓是国产IVD原料的佼佼者。2015年度的毛利率是94.62%,其中抗体产业为91.03%,抗原和酶为98.68%;2016年度整体的毛利率是93.59%。这样的企业会是怎样的存在?也许这正说明中国的IVD企业对原料是多么的渴求。2015年菲鹏生物营收1.1亿元,2016年达到1.5亿元,34.46%的增速也很不错。

上游“难” 中游“挤” 下游“晚”

分子诊断中游主要是分子诊断试剂和仪器两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国内试剂发展较为迅速,而国产仪器占比相对较小。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23年分子诊断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经营指标深度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分子诊断试剂盒包括核酸提取试剂盒和核酸检测试剂盒。HBV(乙肝病毒)、HCV(丙肝病毒)、HIV(艾滋病毒)等常见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国内生产厂家数均远大于国外厂家。

分子诊断行业下游为医院和第三方独立实验室。但国内独立实验室发展较晚,市场规模小,占医学诊断市场比例低,其中检测项目以普检为主,高端检测比例低。

而反观上游试剂原料,因其研发壁垒居高不下,该环节与计算机芯片开发类似。IVD核心原料酶生产是高门槛、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生产质量体系要求严格,经济回报周期长。而对于绝大部分我国IVD企业来说,创立初期走的都是“贸工技”路线,先从贸易环节切入占据市场,再逐渐投入资源进行产品的应用开发。

分子诊断还处于行业爆发的前期

即便同处于IVD子行业,各个赛道的盈利能力也不尽相同。其中,分子诊断的毛利率较低,达安基因在2015年的毛利率仅为37.62%。但要说明的是其应收中试剂仅占比45.21%,服务却占38.37%。

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分子诊断还处于行业爆发的前期,很多的市场都待开发;很多的项目都没有充分展开。乙肝之类的传染病检测利润已经相当的薄,而基因检测却又没有发挥威力。一旦诸如产前筛查等基因检测全面开展,其市场和利润将是令人咂舌的。

国内分子诊断处于起步期,各国产厂家的销售额都不大。根据华泰证券此前发布的研报显示,2014年销售额上亿的厂家较少,主要的分子诊断厂家集中在HPV筛查及分型领域,其中,达安基因、凯普、亚能(被复星收购)、安必平,相对市场份额较大,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

(文章来源:投资快报)

(责任编辑:DF380)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河南每日新增确诊人数逐渐下降 疫情拐点是否来临尚难断言 _ 东方财富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