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国标中吡唑醚菌酯在香蕉中的残留标准有所提升,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吡唑醚菌酯的产品……
2020年2月15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19年8月15日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9,代替GB2763?2016和GB2763.1?2018)正式实施。
根据新版标准,吡唑醚菌酯在GB 2763-2016和GB 2763.1-2018两个标准中仅3大类15种作物相关食品类别范围,扩展到了GB 2763?2019新标准中的8大类别60种。同时,新版标准也对吡唑醚菌酯的残留标准做了修正,尤以香蕉为例,GB2763?2019将香蕉中(全蕉)吡唑醚菌酯最大残留限量由0.02 mg/kg提高50倍至1 mg/kg。
2019年间,在云南、吉林、江苏、北京和山西、重庆等地对香蕉样品的检测中,按GB2763?2016均有发现吡唑醚菌酯的超标现象。但自2月15日起 GB2763?2019新标准实施后,基本不会再出现香蕉中吡唑醚菌酯残留超标问题。
据了解,作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线粒体呼吸抑制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在植物上具有广谱的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以适宜浓度喷雾在香蕉树上时,不仅具有调节生长的作用,而且可以防治叶斑病、黑星病等病害。同时,分梳后的香蕉如果以浸果的方式浸泡在适宜浓度的吡唑醚菌酯药液中2分钟,再捞出晾干并密封贮存入聚乙烯袋,可高效地实现对炭疽病和轴腐病等病害防治。
早在2001年,吡唑醚菌酯产品在巴西首次上市后, 2009年1月29日,美国环保署批准了250 g/L吡唑醚菌酯EC Headline作为作物病害防治和植物健康作用的登记。而我国,也于2013年3月31日,在玉米上正式登记了吡唑醚菌酯的植物健康作用。之后,随着吡唑醚菌酯在各种作物上防病增产和提质增效效果的日益突出,以及相关专利的到期,各大公司纷纷进行登记和扩作。
在高要求的原残留标准下,随着大量质量标准不一的吡唑醚菌酯产品涌入市场,以及蕉农为追求高品质自觉或不自觉地加量或加次使用,自然地可导致香蕉相关产品中残留量的提升。
虽然新国标中吡唑醚菌酯在香蕉中的残留标准有所提升,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吡唑醚菌酯的产品,因为连续多次不正确地使用,不仅仍存在残留超标的风险,而且在抗性管理角度也不利于香蕉病害的防控,同时我们对品质的追求,也可能因此产生过犹不及的后果。
所以,在新标准开始施行之后,我们更应该加强科学、安全地使用吡唑醚菌酯技术的引导和普及,以期让这一优秀的病害防控工具,可以持续地保护作物的健康,更多地造福人类!
(责任编辑:DF522)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