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家原本计划募集60亿元的基金,在市场上获得了超过1200亿元资金的追捧,只能按比例配售。
这虽然只是一个个例,但时下基金销售火爆也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客观而言,这种状况也不是刚出现,实际上在一年多前,基金热销就不是什么新闻了。那时,有人还给那些卖得好的基金起了个名字:爆款基金。
爆款基金未必好
从历史上看,基金销售的好坏往往与股市的涨跌呈正相关。
这也很容易理解:股市上涨,自然吸引外部资金介入,此时总会有一部分资金选择通过购买基金的方式间接入市。因此,也就有了这种“水涨船高”的现象,反之亦然。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在过去出现过“当基金热销以后,股市却掉头向下”的局面。这里的原因在于:当股市表现得特别火爆时,一方面外部资金蜂拥而入,而另一方面此时股票的估值很可能已经不便宜了,调整压力很大。结果就是,新基金成立后,面对的是一个处于高位,甚至开始下跌的股市,盈利变得十分困难。也因为这样,坊间也就有了这样的说法:好卖的基金不好做。
一个典型的案例:2007年下半年,各种基金都很受欢迎,客户的申购量远远超过原定的筹资计划,从而不得已开始实施比例配售的发行方式。而在那年的年底,股市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把当时“抢购”基金的投资者深深套住。最近也有这方面的案例:2017年年底,那时发行的几个基金,因其管理人在该年度管理的其它基金表现良好,因此也获得了超额认购,然而,过了几个月,当这些基金打开赎回时,人们发现业绩平平,有些还弱于大盘。于是,市场上也就有了这样的说法:当基金热销时,行情恐怕是要到头了。
基金市场已今非昔比
不过,去年以来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出现了基金持续热销的局面。一年多来,不少科技主题类的基金产品一直保持着很好的销售势头,一些指数基金也是受到广泛追捧,不但销售受欢迎,打开后还被追加申购。一些人所担心的“基金热销后股市要跌”的局面,此次并没有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分析一下,主要有这三方面的因素:首先是这段时间来,股市并没有出现传统意义上的“大牛市”,作为市场上最重要表征的上证综合指数还在3000点上下波动,普通投资者很难在这样的行情中获利。但是,活跃的结构性行情,确实给了那些善于捕捉机会的基金极佳的投资机会,它们在这两年普遍取得了明显超越大盘的收益。特别是2019年,这种状况表现得特别突出,从而为基金的持续热销打下基础。
其次,同过去这种发行风格型的宽基主动型基金不同,这两年最受欢迎的,一般是被动型的指数基金以及窄基的行业基金。前者能够有效地平滑风险,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后者则可以在选对行业的前提下,实现超额收益。客观而言,当前的股市行情就是成份指数表现相对要好于综合指数,而在行业的轮动中,科技主题一直没有改变过。因此,合适的投资对象造就了合适的基金。其实,回头看看,虽然说是现在基金热销,但也要看是什么基金,如果盈利模式陈旧,那么发行还是有困难的。
最后,现在热销的基金,通常都是大公司发行,由著名基金经理管理。大基金的营销手段以及风控能力,使得它们在发行时占据了较为主动的地位,市场也因此形成了“头部效应”。相反,如果是名声不大、以往业绩平庸的基金,即便是在销售形势较好的当下,也同样乏人问津。现在基金数量很多,投资者的选择余地很大,但真正热销的基金其实还是少数。这一点,与2007年不管是哪一类基金都被抢购的情形有着本质的不同。
说了那么多,有这样几条可以总结:一是现在的基金热销局面也是结构性的,只是一部分在财富效应上有良好预期的基金才受到追捧,投资者买基金,一定要加以选择;二是与基金管理人在逐步成熟一样,基金的投资者也在逐步成熟,基金市场格局则更是在发生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在影响着当前的市场;三是尽管基金热销,但过去的那种“一旦热销行情就结束”的状况却并不会出现,这是因为如今的市场,与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需要用新的眼光来认识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DF522)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