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是压倒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场疫情,让唱衰全球化的人找到了新的口实。
他们声称,中国抗“疫”对全球供应链的溢出效应,证明了全球化的不可靠;他们断言,全球化从现在起将“彻底刹车”;他们鼓吹,这场疫情会加速各方“脱钩”。
他们想多了吗?
“退潮”,还是“压力测试”?
这个世界上对全球化再不满的人,都无法否认一件事:环球同此凉热已是既成事实。
尤其中国,近年来融入世界的程度越来越深。2018年,中国GDP、贸易总额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5.9%和11.8%,较2003年非典时大幅提高。
“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实际上远超自身体量。”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研究部主任徐奇渊指出,这一影响力还体现在中国居于全球供应链核心节点。过去十多年,中国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网络中心,中间品进出口占到相当高的比重。
在此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方都感受到强劲的经济逆风。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发布统计数据称,苹果供应商富士康公司迄今只有十分之一的员工返岗。
汽车制造业也频频听到坏消息。因供应问题,意大利汽车厂商菲亚特正考虑关闭其在欧洲的四家工厂之一。梅赛德斯-奔驰和福特等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只能部分恢复在华生产。
长期以来,各国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汇聚成世界经济海洋。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是“脱钩”“刹车”,让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逻辑就此打住,还是通力合作、共克时艰,继续将蛋糕做大?
哪个更符合各方利益,相信明眼人心里都有答案。
事实上,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本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必然结果,并非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
一场浩浩汤汤的历史潮流,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险滩暗礁,但其奔腾向前的势头任谁也难以阻挡。
支持经济全球化的人们并不否认,供应链全球布局使疫情带来的冲击扩大化,亦认为全球经济决策者们应当做好更充裕的准备。但正因如此,相对“退潮”之说,这更像是一场“压力测试”。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就表示,无论是公共卫生事件冲击,还是产业链停摆,大家都在一条船上,是实实在在的命运共同体。各方应借此机会,增强国际社会维护和推进全球化共识,扩大合作,共促发展。
这些“锅”,该全球化背吗?
“全球化让每个国家都受制于人”“全球化加速了病毒传播”,因为这场疫情,“全球化”三个字背了不少锅。
一直以来,围绕全球化的讨论不在少数,有支持的声音,亦有质疑的言论。总体而言,大部分人都同意,它符合经济规律和各方利益,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麻烦和挑战。
一方面,全球化提升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力发展,促进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另一方面,其存在的缺乏新增长动力、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正日益加剧。
不可否认,全球化并不完美,但如果把困扰世界的难题都简单归咎于它,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
“如果我们在经济上脱钩,又怎么可能联合应对共同的敌人,例如核扩散、气候变化、全球流行病或任何其它对全球稳定的威胁。”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去年底在2019创新经济论坛上的一番话,现在看来颇具前瞻性。
保尔森还认为,脱了钩的经济体注定会陷入多维度冲突,因为一旦脱钩,它们就不太可能与新晋对手在其它议题和利益上合作。真正的脱钩意味着经济体竞争能力下降,世界稳定与和平也会受到影响。
解决随全球化出现的一些问题,出路不在“倒车”,而在“前进”。事实上,如今的全球化也确实在与时俱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茉楠指出,伴随全球需求萎缩,以及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物流成本下降等因素,全球价值链重构特征明显,不仅包括产品不同生产环节收缩与地理迁移,还包括全球价值链模式调整。
一个突出表现是,如今跨国公司生产不再遵循成本最低或者贴近原材料产地原则,而是将生产与装配放在离母国市场较近的地点,将生产与服务更贴近客户,从而通过更敏捷的供应速度与更强的定制能力响应客户需求,强化价值链和供应链弹性。
此外,各方也在对新型全球化进行探索。如中方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就是一个覆盖面广、包容性强的新型发展倡议,旨在打造开放式国际合作平台,并致力于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助推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
关起门来,有用吗?
尽管疫情之下,“供应链移出中国”的杂音再起,但多数外企仍生动上演着对中国市场的“舍不得”与“离不开”。
近期,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许多外资企业表示,相信中国一定能很快战胜困难,继续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疫情没有影响他们在中国投资经营的决心和信心。
美国知名制造企业霍尼韦尔中国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在中国的21家工厂已有18家全面复工,另外3家部分复工。
美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福特中国公司负责人表示,中国庞大的市场刚性需求还在,福特对中国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近期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超过五成在沪外企已全面复工,超过三成外企部分复工。
连日来,飞利浦、西门子、罗氏等跨国医疗器械企业更纷纷行动起来,通过调配设备、开设专线等方式及时响应中国相关医院需求,并捐款捐物帮助中国抗击疫情。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所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高度融合,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就是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疫情当前,帮助中国就是帮助世界。
全球的问题始终要靠全球解决。一遇到风浪就退回港湾中,便永远无法到达彼岸。经济如是,战“疫”亦如是。
新冠病毒如今已成为全人类的敌人,任何一个国家和个体在其面前都显得渺小微弱,关起门来绝无独善其身之可能。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直言,这次疫情在许多方面考验着我们。它是对全球政治团结的考验,考验世界能否团结起来与一个跨越国界和意识形态的共同“敌人”作战;它是对全球金融团结的一次考验,考验世界是现在向抗击疫情投入资金,还是因投入不够而在以后为应对其后果付出更多资金;这还是对全球科学团结的一次考验,考验全世界科学界能否团结起来为共同的挑战找到答案。
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时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当前最需要的是各方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最应该避免的是过度反应、落井下石,甚至幸灾乐祸。
此时,出现“新冠肺炎是压倒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种说法,只能说是想多了。
(文章来源:国是直通车)
(责任编辑:DF318)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