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
1、医社保阶段性免减政策将为上市公司直接减负685亿,从而多提升2020年上半年A股净利润增速2.42%。
2、免减政策对成长板块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提升效果最佳,达6.72%;对周期板块提升效果次之;对消费板块提升效果一般;对金融板块提升效果最弱,仅0.8%。
3、国防军工、通信、计算机、建筑装饰、汽车行业的免减效果居所有行业前五。
摘要
1、阶段性免减政策将为A股直接减负685亿,提升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2.42个百分点。据测算,四项保险阶段性免减政策将总共为上市公司减负685亿,其中医疗保险免减282.43亿、养老保险免减374.43亿、失业保险免减14.6亿、工伤保险免减13.08亿,即相当于为2020年上半年新增税前利润685亿。若考虑企业所得税后,则将为2020年上半年在原本净利润的基础上再新增534亿,2019年上半年A股的净利润是22073.7亿,相当于此阶段的免减政策可以为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再提升2.42%。
2、免减政策对成长板块的净利润增速提升效果最佳。剔除异常公司后,免减政策将提升成长板块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6.72%,提升的幅度明显好于其他板块,尤其对国防军工、通信、计算机行业的净利润增速提升效果最大,分别为13.75%、12.74%、8.48%;对周期板块的提升效果也相对较大,整体提升4.59%,其中对建筑装饰、采掘行业提升效果较大,均在6%以上;对消费板块提升效果比较一般,整体将提升3.56%,其中对汽车、纺服、商贸的提升效果较好,均在5%以上;对大金融板块的提升效果最弱,整体仅能提升0.8%,且对非银金融、银行的提升幅度都不足1%。
正文
1
医社保免减对行业利润影响几何?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疫情防控成为了中央及地方的首要任务,各地管控措施不断趋严。受疫情影响,全国复工复产进度相比往年普遍晚2—4周,经济短期内受到明显冲击。生产端,上周六大电厂发电耗煤量日均40.27吨,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57.55%。高炉开工率61.88%,相比去年同期降低3.87%,螺纹钢库存突破1600万吨,创历史新高,建材成交量突破近四年最低位。消费端,2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日均仅4.65万平方米,仅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6.43%。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上旬我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92%。总体来看,疫情对居民及企业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冲击。近日来,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政策重心也由前期的全力防控疫情蔓延向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并重迁移。中央陆续研究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总量政策,减免企业社保、医保及实施住房公积金缓交,缓解企业经营困难,落实六稳之首的稳就业。
1.1
各类总量性政策为企业减负逾7000亿元
阶段性减税降费出台,多措并举缓解企业经营困难。近日来,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复产,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企业普遍面临现金流短缺,生产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
更加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在路上。除现有政策外,财政部近日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地方细化减免社会保险费等政策措施,确保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同时跟踪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群体就业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完善现行政策,支持各地落实好疫情防控期间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和稳岗就业措施。同时,2月政治局会议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两个更加体现出决胜小康之年,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决心。综合来看,财政货币等总量性政策将持续发力,切实为企业减负,保障以稳就业为首的六稳目标,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医社保等免减政策合计为企业直接减负逾7000亿元,缓解企业现金流紧张。国常会后,各部委快速行动。2月20日,人社部会同财政部、税务总局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明确了免、减、缓三项措施。具体来看,免、减、缓政策对企业2020年的企业负担影响各不相同,其中免、减政策可以有力的减轻企业压力。而住房公积金等缓缴政策尽管可以部分缓解企业上半年的流动性周转压力,但这是建立在要牺牲下半年流动性压力的基础上,从2020年全年来看并不能对企业的流动性周转和负担起到减轻的效果,但为企业流动性提供了腾挪空间。能真正起到为企业减轻负担的免、减政策包括三项:其一是三项社保费用阶段性减免,对企业实行有条件的差别性免减征,此项举措据人社部预计总共将为全国企业减轻近5000亿的税费负担;其二为职工医保费阶段性减征指导,对企业实行无差别减征,据医保局预计总共将为全国企业减轻近1500亿的税费负担。两类免减政策预计将整体减少企业负担6500亿。其三为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落实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政策,两大电网企业总计将为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企业减免约595亿元电费。多措并举下,合计为企业直接减负逾7000亿元,企业流动性紧张的状态有望得到缓解。
1.2
医社保免减政策估算假设
免减政策减负力度估算的一般假设和说明。更进一步地,我们希望估算此次两项重要免减政策对上市公司负担的减轻程度会有几何以及对各行业的影响大小程度等。考虑到绝大部分上市公司2019年年报尚未出炉,但2019年半年报仍能为我们估算提供所需的基础数据,且今年两项税费免减政策的时间效力也集中体现在上半年,因此我们测算了免减政策实行对2019年上半年企业的税费减轻负担程度,以此来估算出免减政策的减负力度和效果。此外,我们还假定所有上市公司按照免减政策的时间上限来执行。
免征条件中的中小微企业简单判定(重要假设)。社保三项费用采取了有条件的差别性免减,其中湖北省以外的大型企业按照不超过3个月的时间减半征收,即类似于免征1.5个月;湖北省外的中小微企业可最多免征5个月时间。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减免效果存在巨大差异,为减小估算误差,且考虑到国家进行大中小微企业类型划分的行业标准与股票市场行业划分标准不完全一致,故我们对所有上市公司进行了大、中小微企业类型的简单判定。根据简单判定,中小微类型的上市公司有382家,另外包括湖北省内的所有上市公司,总共472家上市企业实行最多5个月的免征。其余3316家上市公司按照大型企业认定实行最多3个月的减半征收。
1.3
免减政策对成长板块整体效果最大
免减政策对上市公司直接减负685亿,提振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2.4个百分点。根据我们的测算,对所有上市公司来说,医保免减、养老免减、失业免减、工伤免减分别减负了282.43亿、374.43亿、14.6亿、13.08亿,四项合计减负接近了685亿,相当于给企业在2020年上半年原本税前利润的基础上又新增了685亿利润。如果考虑企业所得税后,那将为2020上半年又新增534亿净利润,2019年上半年A股归母净利润22073.7亿,即相当于免减政策可以在2020年上半年原本净利润增速的基础上再提升2.42个百分点。
免减政策对成长板块的提振效果最好。无论成长板块是否剔除乐视网和信威集团这两个异常公司,免减政策新增的净利润对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的提振效果都明显好于其他板块,剔除异常公司后的成长板块2020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增速提振效果达6.72%。具体到成长行业来看,对国防军工、通信、计算机行业的提振效果最大,分别可以提振其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13.75%、12.74%、8.48%,对其他成长行业提振效果相对较小但也较为可观,如对电气设备将提振4.98%,电子行业将提振4.91%,传媒行业将提振4.67%。
免减政策对周期板块的提振效果也相对友好,整体上可以再提升其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4.59个百分点。具体到行业来说,建筑装饰、采掘、有色、机械设备的提振效果较佳,都在5%以上。而对建筑材料、化工行业的提振效果一般,仅就2%左右。
免减政策对消费板块的提振效果一般,整体上可再提升其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3.56个百分点。具体行业中,汽车、纺织服装、商业贸易提振效果较好,都在5%以上。而对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行业的提振效果一般,在2%上下。
免减政策对大金融板块的提振效果最弱,整体可提升其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仅0.8个百分点。行业角度看,对房地产、非银金融、银行的提振效果分别为1.46%、0.78%、0.73%,提振效果在所有行业中都是最弱的。
2
三因素关键变化跟踪及首选行业
经济、流动性、政策三因素跟踪:经济增长层面,复工进程缓慢,经济活动从底部有所爬升,但力度偏弱;流动性宽松基调不改,疫情可能迫使全球开展新一轮宽松;逆周期对冲政策继续加码,市场风险偏好水平较高。
2.1
经济、流动性、风险偏好三因素跟踪的关键变化
复工进程缓慢,经济活动从底部有所爬升,但力度偏弱。从目前的复工状态来看,当前复工率较好的企业集中在央企以及地方国企,行业上以基础保障、民生所需物资的行业为主,上游资源好于中游制造,好于下游的服务业,从城市的地铁发送人次等指标来看,当前全国的复工率在4成至5成之间,预计到2月底复工率会有明显抬升。从经济活动的高频指标来看,发电耗煤量较底部抬升10%左右,但同比仍有20%左右的下滑幅度,地产销售在近两日有明显的回升,但同比下滑幅度仍超过50%,高炉开工率因为库存的压力进一步下降,目前为62%,汽车销售明显下滑,2月上半月汽车销售下降幅度高达92%,销售网点恢复较为迟缓。总体来看,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定调下,复工的进程有望继续加快。
流动性宽松基调不改,疫情可能迫使全球开展新一轮宽松。从央行的政策举措来看,目前仍处于宽货币的阶段,暂时未看到边际收紧的动作,在稳增长和防通胀的权衡中,货币政策仍倾向于稳增长,疫情叠加春节因素,全国猪肉价格再度上涨至51元/千克,但考虑到复工进程加快以及猪肉储备的投放,猪肉价格同比的高点大概率会很快过去。从各项利率来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经历了节后的连续大幅下行之后基本企稳在2.85%附近,DR007也基本稳定在2%左右。近期新兴市场降息频繁,在疫情以及其它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全球有可能开展新一轮宽松。
逆周期对冲政策继续加码,市场风险偏好水平较高。在疫情的影响下,逆周期对冲政策继续加力,最新的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强调逆周期政策的使用,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并且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力度,帮扶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积极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此外,在LPR下降的背景下,未来将适时适度对存款基准利率进行调整。总体而言,逆周期对冲政策仍在继续加码的过程,市场风险偏好水平受到政策加力以及流动性宽裕的共同影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2.2 2月行业配置:首选传媒(互联网传媒)、医药生物、银行
行业配置的主要思路:积极配置低估值品种如银行业,疫情防治密切相关的医药生物、机械设备,以及景气度持续上行的互联网传媒,全年坚定看好成长风格。经济增长层面,由于新冠疫情集中爆发导致消费活动大幅收缩,企业新开工也将推迟减缓,短期内预计将影响一季度经济增长约0.5-1个百分点,但不影响中长期经济趋势;流动性层面,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各项利率处于低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破3%,在疫情对经济影响严峻形势下,货币政策有望再度加码;风险偏好层面,一方面春节期间全球权益市场指数几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另一方面新冠疫情正面临加速爆发的防治攻坚期,市场情绪短期内将整体受打压,后续关注疫情的拐点以及政策应对。短期内市场演绎的逻辑在于经济预期变化以及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后续随着疫情防治效果显现以及逆周期政策不断发力稳定经济预期的情况下,市场有望重新上扬,配置上坚定看好成长,成长的核心逻辑在于产业发展大趋势的持续向上,目前是5G引领,从2010-2015年成长占优的背景来看,宏观层面的扰动提供了良好的布局机会,此外低估值品种如银行业,与疫情防治密切相关如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行业也值得关注。综合来看,2月份优选互联网传媒、医药生物和银行三个行业。
传媒(互联网)
标的:三七互娱、完美世界、吉比特、芒果超媒、顺网科技、新媒股份等。
支撑因素之一:业绩增速反转,大规模商誉减值风险弱化。2019年前3季度传媒行业归母净利增速-19.3%,较上半年降幅进一步收窄,从目前已披露业绩预告的样本来看,全年业绩较前三季度大幅提升的概率较大。2018年传媒板块计提大规模商誉减值后,预计2019年商誉减值对业绩的拖累将明显收窄。
支撑因素之二:估值处于TMT行业中的相对低位。目前传媒行业的PE估值为42.5倍,处于2010年以来估值的约44.6%分位水平上,与电子、计算机以及热门细分领域相比,整体行业估值在TMT领域中处于相对低位,较为合理。
支撑因素之三:云游戏有望爆发,春节期间休闲游戏备受青睐。12月以来,各大厂商的新游戏密集发布,表现可圈可点,IOS畅销榜中12月新游占据四席。随着2020年5G商用进程加快,云游戏概念有望迎来爆发。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休闲游戏类应用排名上升最快。
医药生物
标的:恒瑞医药、丽珠集团、迈瑞医疗、乐普医疗、鱼跃医疗、华润三九、益丰药房等。
支撑因素之一:细分领域业绩确定性较强。医药生物行业2019 年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增速2.5%,相较于上半年的2.6%小幅滑落0.1个百分点,总体业绩保持平稳。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龙头三季报业绩仍能延续高增长,创新药产业链维持高景气。
支撑因素之二:整体估值合理,疫情一定程度上提升估值。目前医药生物行业整体估值38.1倍,分别位于近5年、近10年估值的48%、54%左右分位,短期疫情以及中长期居民卫生意识的提高有助于提升估值水平。
支撑因素之三:机构配置力度有望加大。医药生物在今年四季度基金持仓中占比为11.54%,较三季度下降1.16个百分点,目前仓位离历史最高持仓18%仍有空间,疫情影响下持仓有望提升。
银行
标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宁波银行等。
支撑因素之一: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中,4季度有望继续加速释放。今年初开始,银行业盈利能力就在发生持续边际改善,去年4季度单季度归母增速触底仅为0.1%,今年前三季度单季度增速分别为6.2%、7.2%、7.9%,持续边际改善趋势显著。此外,今年9月财政部发文要求银行不得通过准备金隐藏或调节利润,此举有望刺激银行业利润被充分释放,今年4季度在去年低基数的基础上,有望迎来业绩增速继续改善。
支撑因素之二:估值仅0.78倍PB,处于2010年来的估值低位。截止1月23日,银行业整体PB水平仅0.78倍,目前处于2010年来的绝对估值低位,仅在3%的分位水平上,具备较强安全边际。
支撑因素之三: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稳健,净息差仍在上行通道中。最新公布的商业银行三季报显示,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仍在上行通道的大趋势中,尤其是股份制银行、民营银行、地方城商行、农商行的净息差改善比较明显。此外,资产质量方面,最新3季报显示,大行的不良贷款率仍在继续下降。
风险提示:2020年上半年企业用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各地对阶段性免减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假设条件设定较大幅度偏离现实、新冠疫情出现反复等。
(文章来源:策略研究)
(责任编辑:DF064)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