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疫情对宏观经济有何影响?如何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经济参考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
刘元春指出,当前不宜简单推测、急于量化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应在深入研究、客观分析疫情对经济冲击和影响的可能路径的基础上,做好各方面的应对预案,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他表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不用过度担心速度问题,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可动摇。只要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就可以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顺利实现全年的既定目标。
刘元春说,目前从疫情的特性、规模、影响区域来看,此次疫情影响不小,也正因为此,包括2003年非典在内的历史参照性并不强。此外,目前疫情的管控体系、病症特性等还未完全展现。“我认为不宜过早量化判断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如用模型来量化评估、简单推测对一二季度经济增速的影响,这样并不利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刘元春看来,当前应把重点放在研究疫情对经济冲击和影响的路径、可能模式,以及影响的程度,同时加强舆论、社会、经济秩序的管控,做好预期管理。“急切预测不如深入研究,按照底线思维做好预案和政策储备更为关键。”
对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路径,他认为可以推演出以下几个冲击路径:总需求、总供给、秩序和预期——受疫情影响,一些行业需求下降、消失,尤其是直接接触人的服务行业的需求受影响最大,需求传导到供给,就会出现企业生产停滞。而对人员流动的管控,也会导致生产线、供应链出现问题,影响到总供给层面。如果没有有效管控,恐慌情绪蔓延加上管控体系的转换,就会造成秩序的混乱,生产进一步出现问题,又会引发预期悲观,预期进一步反映到投资、市场行为,传导带来金融体系的震荡,进一步加大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冲击。
如此推演的系统性的变化会否发生,会否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大的下行压力,取决于应对是否及时、举措是否合理。刘元春指出,目前来看,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疫情的举措,很全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针对中小企业的复产复工难题,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解决企业在资金、人员、物资、生产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分类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此外,启动重大项目建设,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注入大规模流动性以对冲流动性不足。当前科学的疫情应对举措和恰当的经济对冲政策,为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快速恢复国民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提供了重要保证和支持。
他指出,在重大疫情发生时,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往往会受到人员流动限制、社会舆情混乱、治理失灵、悲观预期上扬和资源配置扭曲加剧等影响,也给餐饮、娱乐、交通运输以及旅游业等服务性行业带来较大压力,进而影响经济的运行。但是,这些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各种要素及其生产能力,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发展基本面和大趋势。
一个国家中长期的发展趋势和生产能力取决于以下几大因素:一是资本存量及其增长速度。我们的资本不会因为疫情而消失,其积累的方式和更新的速度,更不会因为短期的疫情而发生根本性变化。二是劳动力及其人力资本积累的状况。这次疫情的死亡数据确实在令人痛心地增长,但现代社会已经将死亡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因此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及其人力资源的积累影响是短暂的。三是技术进步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从历史上看,人类技术进步从未因疫情中断或弱化,反而会刺激人们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加大公共卫生和城市基础建设投入。
刘元春认为,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韧性,对当前的疫情冲击有很强的防御和自愈能力,能较快重返向好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客观地看,疫情不可能不产生经济损失,要理性面对经济损失,同时,不能乱了方寸、失去战略定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能动摇。”刘元春说,总体而言,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非预期性的冲击,但可以肯定的是,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本质上是外生的、局部的和暂时性的,它无法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也难以改变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
他指出,可以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产业规划、区域布局等政策,全面协调各种资源配置,促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趋于潜在增长水平,做好“六稳”工作。
他进一步表示,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还有空间,但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之前,政策调整力度不宜过大,短期也不宜用力过猛。“不冲破底线,调整好预期,按照稳中有进的思路,维持好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就可以,不用过度担心速度问题。在路径、管道还不明朗不畅通的时候,不宜采取过度宽松的举措,不然容易适得其反。”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DF380)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