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经济“战疫”有实招:更多更有针对性调节政策蓄势待发 _ 东方财富网

核心摘要:2月23日,一场重要时刻的重要会议,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明确了当前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的主要方向:宏观政策重在逆周期调节,节奏和力度要能够对冲疫情影响,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24日-26日,财政部、央行、商务部等多个部委接连发声,表示将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超常规”的阶段性支持政策,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和政策工具是充足的。可见不久的将来,将有一大波更有针对性的调控举措投入经

2月23日,一场重要时刻的重要会议,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明确了当前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的主要方向:宏观政策重在逆周期调节,节奏和力度要能够对冲疫情影响,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

24日-26日,财政部、央行、商务部等多个部委接连发声,表示将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超常规”的阶段性支持政策,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和政策工具是充足的。可见不久的将来,将有一大波更有针对性的调控举措投入经济“战疫”。

商务部:推动出台超常规、阶段性的支持政策

非常时期当以非常之策加以应对。商务部正在酝酿“超常规”支持政策。

据商务部网站26日消息,日前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钟山主持召开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会议提出“推动出台超常规、阶段性的支持政策,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稳定和扩大消费,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如何理解“超常规”?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表示,在常规情况下,政府和企业有明确分工,但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企业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政府部门要“扶一把”,这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比如说外贸企业复工,常规情况下招工是企业自己负责,但在疫情期间企业招工困难,那么用工地政府和劳务输出地政府就可以‘点对点’对接,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白明称。

此外,白明表示,“超常规”举措还包括一些创新性的形式和手段,例如上海、南京等地已经试行的外资项目“不见面签约”、“不见面招商”等等。

财政部: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

财政资金在疫情狙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2月24日,各级财政累计下达1008.7亿元,统筹用于疫情防控。此外,财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减轻企业压力、护航复工复产的阶段性政策,例如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医保费等等。

未来减税降费还将持续发力。2月24日,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刘昆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会议提出“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一些行业复工复产,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在今后的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上述财政部会议提出,统筹集中财政资金,统筹用于疫情防控、保障重点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倾斜,确保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形成有效投资。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唐建伟、刘学智表示,应对疫情冲击财政政策应该挑大梁。由于财政政策见效快且具有较强的定向调节能力,在应对疫情冲击上应发挥主导作用。受疫情冲击最大的是中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更需要财政政策定向帮扶。而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空间仍然充足,通过盘活存量财政资金和压缩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可以释放大量财政存量资源。

央行:适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有效对冲疫情影响

货币金融政策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冲击,以及恢复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手段。疫情发生以来,央行接二连三“出手”,例如开展大规模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设立3000亿低成本专项再贷款、降低MLF和LPR利率等,为企业融资减负。

市场也对后续的货币政策充满期待。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下阶段,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还有空间,同时也可适时适度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继续引导LPR利率下行,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2月24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主持召开行长办公会议,会议提出“用好已有金融支持政策,适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有效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

在24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中,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将进行年度动态调整,将有更多达标银行得到优惠政策支持。同时,他强调“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政策空间和政策工具是充足的”。

(责任编辑:DF387)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连续6个月获正收益 投连险关注度升温 _ 东方财富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