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315,我们帮你维权】近来,ETC纠纷、信用卡盗刷、银行征信、保险理赔难等问题困扰着金融消费者,投诉多石沉大海、维权更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黑猫投诉】
原标题:第三方网络车险平台“高频查询、低效出单”当警惕!险企“排雷”压力山大!
来源:A智慧保
作者:智慧君
第三方网络平台掘起,为车险业务行了方便,也带来了隐患。中国保信的季度通报数据时时提醒险企进行业务风控。不过,纵观2019年,第三方网络车险平台“高频查询、低效出单”整体难有改观,这为险企信息安全、交易安全、交易成本等方面的控制提出了难题,险企在第三方网络平台方面的“排雷”压力山大。
“A智慧保”获悉,近期中国保信按照惯例在行业内下发了车险第三方网络平台交易情况的通报,这一次通报内容为2019年4季度监测数据。
依据数据,2019年第四季度末,已向全国车险信息平台报备合作,且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网络平台总计304家。全国车险信息平台通过第三方平台接受的查询量约为1.43亿笔,签单约308万笔,“查询签单比”为46:1,与三季度相比“查询签单比”有所下降。
如此专业的表述,让普通车险消费者懵懵懂懂。对于车险大佬们想必并不陌生。这样的监测与第三方网络车险平台的兴起紧密关联。
早在2015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升级,大量第三方网络平台不断兴起,保险公司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不断深入、信息交互日益频繁。
在双方合作过程中,保险公司核心系统、网销、电销等直销渠道通过接口等方式对接到第三方网络平台,为保险消费者投保提供便捷服务。但是,在合作当中,保险公司逐渐发现,第三方网络平台业务在数据质量、信息安全、交易安全等方面存在隐患。
为维护行业共享数据安全,防范财险公司与第三方网络平台之间信息交互风险,中国保信利用搭建的全国车险信息平台,对车险数据实时对接并监测业务动态,防范交易风险。2018年5月向保险行业发布了《关于2017年和2018年一季度车险第三方平台交易情况的通报》。
有媒体报道,据业内人士透露,收到通报后,各财险公司积极配合工作开展,对未备案的第三方平台进行排查,并向中国保信补充备案,有效促进了车险第三方平台交易监测工作。截至2018年6月30日,财险公司已向中国保信报备的第三方平台达到473家,其中第二季度新增加备案49家。
截至目前,中国保信已向保险行业发布相关季度通报两年。纵观2019年第三方网络平台的“查询签单比”,并没有明显改观。
具体来看
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
根据监管最新要求,已向中国保信报备合作,且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平台总计229家。全国车险信息平台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接受查询约7102万笔,签单约175万笔,“查询签单比”为41:1。
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
根据监管最新要求,已向车险平台报备合作,且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平台总计260家。全国车险信息平台通过第三方平台接受的查询量约有1.87亿笔,签单约418万笔,“查询签单比”为45:1,与上季度相比小幅上升。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
已向车险平台报备合作,且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网络平台总计298家。全国车险信息平台通过第三方平台接受的查询量约为1.36亿笔,签单约236万笔,“查询签单比”为58:1,与二季度相比“查询签单比”有所上升。
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
已向车险平台报备合作,且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网络平台总计304家。全国车险信息平台通过第三方平台接受的查询量约为1.43亿笔,签单约308万笔,“查询签单比”为46:1,与三季度相比“查询签单比”有所下降。
从四个季度数据来看,“查询签单比”由一季度的41:1到45:1、58:1、46:1。三季度这一比值最高,四季度有所下降。但是总体的查询签单并没有下降。
具体看来,有的第三方网络车险平台,查询次数高达数千次,但是签单数量却为0,仍然在保险公司的委托签约的合作行列中。
这其中意味着什么?查询“签单比”异常,这在交易成本和系统压力上,都将为财险公司带来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财险公司在车险第三方面业务中普遍“重合作、轻安全”。
其中,也有第三方网络车险平台由于“查询签单比”排名靠前,保险公司主动停止合作的。这从侧面反映出,部分保险公司对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数据安全风险日益重视,并采取相应管控措施。不过,总体来看,管控力度不够,个别平台的高频率“查询签单比”的情形依然在持续。
中国保信正在通过定期通报,披露哪些第三方网络平台“查询签单比”仍居高不下,哪些有所改观,哪此表现优秀,以此引起保险公司的重视,继续排查与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实际合作情况,重点排查“查询签单比”异常的平台,并采取相关措施,切实防范交易风险。
到2019年第四季度末,在全国车险信息平台报备的第三方网络平台中,交强险业务“查询签单比”介于5500:0-1000:1的有七家,商业车险业务“查询签单比”介于6000:1-1000:1的有10家。
看来,保险公司只为合作,不计成本、忽视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