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一列满载着电子产品、机械配件、日常生活用品等货物的集装箱班列在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整装待发,其终点站是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连云港中欧班列2020年开行的第122列,为复工复产企业“疫”期开展进出口贸易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有效把疫情对外资外贸的影响降到最低,作为外贸大省的江苏,在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复工达产,系统谋划助力企业渡难关,在降低疫情影响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精准施策,努力当好“店小二”
江苏是外贸大省,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长期以来处于全国前列。2019年,该省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43379.7亿元,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3.8%。其中,出口27208.6亿元,进口16171.1亿元。
外资外贸企业的有序复工,对于江苏开放型经济至关重要。
自疫情暴发以来,江苏各级政府表示,千方百计保障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千方百计稳就业保民生,千方百计稳外贸稳外资。
“让企业有‘雪中送炭’的获得感。”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支持政策提出明确要求。
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江苏各级政府与部门纷纷推出外资外企扶持举措。省发改委提出“加强外资外贸企业服务保障水平”;省商务厅对重点外资企业进行了有关疫情对经济运行影响的各项调查问卷,并保持和企业沟通。苏州、南通等市各自出台“惠外十二条”,明确要协助外贸企业解决防控物资保障、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问题。宿迁出台外贸“宿十条”,对涉外企业予以融资、补贴等支持。南京市梳理指导各区锁定外贸龙头企业、支柱企业、骨干企业,跟踪企业生产经营、订单、项目、市场、增长点、缺口等动态情况,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并鼓励各园区平台出台更具本地特色的扶持政策,如“江宁八条”“建邺九条”“雨花十条”等。截至2月14日,苏州市135家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达100%。截至2月25日,南京3836家外贸企业复工,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接近100%。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出,不仅有效地保障了涉外企业的复工复产,也极大地加强了外资企业继续在苏投资发展的信心。
得知江苏企业安全有序复产的消息后,远在美国的沃尔玛公司,第一时间通过传真向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追加了一批1600吨TC起绒布的新订单。
多方合力,铺就复工复产路
如何将一系列“组合拳”落到实处,不仅考验执政理念,也考验服务能力。
“企业遇到的订单难题基本分为三类:一是在手订单因复工延迟等问题难以及时完成;二是物流通道被阻断,造成原材料等运不进、货物运不出;三是国际社会对于疫情前景看法的不确定性,导致订单变更甚至被取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丁宏建议,根据企业面临的不同情况分类施策。
针对在手订单无法及时完成的现状,1月29日起,中国国际贸促会江苏省分会为企业出具相关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截至2月25日,江苏贸促系统共为276家企业免费出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619份,涉及机电设备、光伏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五金、服装等产品和海外工程项目,合同金额28.96亿美元。
针对供应链不畅通的难题,商务、海关、工信、环保、金融等部门协同合力,构建完整产业链、资金链予以化解。
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是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的第一家外企,全球20%的内存芯片来自这家企业。受疫情影响,产品包装材料等不到位,公司复产出货遇到了难题。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成春“赶紧向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求助”。在省商务厅、园区经发委等部门的帮助下,通过在长三角地区形成的跨区域供应链,该公司迅速稳定生产,也促进了配套的其他产业链企业复产。
同样得益于省、市相关部门协助畅通供应链,作为首批获当地政府复工批准的企业,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位于南京、无锡和滁州的三大生产基地实现全面复工,2月20日全面复产。
针对企业因疫情可能导致的出口买方违约风险,江苏省积极推动出口信用险保单。无锡市商务局会同相关保险机构,为SK海力士、红豆进出口、汇才国贸等三家企业快速签发了疫情期间首批出口信用险保单,总承保出口额达6.01亿美元,并直接代付了30%的保费,为企业减免了90余万元费用。
与此同时,不少企业通过与客户积极沟通、提高产能等方法,有效实现“稳订单”。
“受疫情影响,我们去印度企业交流、美国企业代表来江阴参观的行程都取消了,现在打算在网络上交流。”江阴塞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云彪说,公司原有7条生产线,现在是11条,产能提升30%-40%,虽然复工有所延迟,但通过增加生产线和技术改进提高生产效率,按时完成订单没有问题。
在各级层面的协同努力下,外资对江苏信心不减。南京市2020年重点招商项目“云签约”1小时内67个项目完成签约,其中外资项目投资额均为3000万美元以上,投资总额亿美元以上的有6个。在常州国家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施耐博格(常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通过“云服务+预约办理”方式,当场办结了公司设立登记业务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施行后在常州高新区成立的首家外商投资企业。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DF380)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