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美元汇率与利率双升,美元指数急涨逾3%,10年美债利率升穿3%,美元大有王者归来之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则对应连续回调超过1%。
分析人士认为,美债利率及相对利差走高,有望继续支持美元指数上行,叠加中美经济与政策的变化,或使得人民币兑美元在升值超过10%之后顺势展开调整,但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波动并不改变人民币汇率总体持稳的大格局。
这次美元上涨不一般
北京时间5月3日凌晨,美联储FOMC结束新一次议息会议后,宣布维持1.50%-1.75%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不变。
美联储按兵不动在意料之中,但市场相信,距离下一次美联储加息已不远。CME“美联储观察”显示,本次会议召开前,美联储6月加息25个基点至1.75%-2.0%区间的概率为94.3%,9月至该区间概率为22.7%;会议结束后,6月加息概率跃升至95.3%。
分析人士称,此次美联储议息决议未对6月加息给予任何暗示,对通胀的表述也偏中性,打压美元走势,但并不妨碍市场对6月乃至后续加息的判断。市场基本认定,6月份美联储再次加息已是板上钉钉,而通胀上行预期仍在强化,美联储全年加息4次的概率在上升。倘若今年美联储加快升息步伐,将对美元指数形成上行支持。
近期美元指数已有所表现。4月17日以来,美元指数从89.4涨至92.7,12个交易日里10涨2跌,累计大涨3.7%。
这一波美元指数上涨不一般。首先,涨势凌厉,几乎是连续上涨,且上行斜率很陡;其次,之前几次,如2017年2月、9-10月的上涨,均属于超跌反弹,之后又重归下行,但在这次反弹前,美元指数已企稳运行超过两个月;三是这次美元反弹伴随着美债利率上行。今年4月以来美国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重启升势,并于4月下旬突破3%的心理关口,为2014年以来首次升破3%。
美元利率与汇率共舞
按照经典的利率平价理论,利差决定汇率的相对变化。美债利率及相对利差走高,或为美元指数上涨提供了较好的解释。
尽管美债利率上行引发了全球债市新一轮调整,但前者上行更快,仍导致美债(国债,下同)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国债利差走阔。
Wind数据显示,目前10年期美债与德债、英债利差分别扩大到236BP、146BP,皆创下历史新高;10年期美债与日债利差也扩大到293BP,为2017年10月以来最大值。
美债利率上行背后的核心变量是通胀。
3月份美国PCE和核心PCE物价指数的同比升幅分别达到2.0%和1.9%,后者已相当接近美联储给出的2%的目标区间。
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姜超表示,今年以来美国通胀预期明显提升,是推高美债收益率的主要原因,国际油价大涨、就业市场紧张、税改等均可能推高通胀。
天风证券孙彬彬团队表示,核心通胀指标低估了美国通胀水平,且决定核心通胀的成本端及需求端因素,都在朝着推升通胀的方向变化,预计二季度美国核心通胀仍将趋势性上行。
市场对美国的通胀预期也在上升。美国国债和通胀指数国债(TIPS)之差,可以反映市场对于美国通胀的预期,该利差自今年2月回落之后,近期再度扩大至220BP左右,已升至2014年8月以来的高位水平。
分析师们认为,如果通胀趋势进一步强化,美联储加快升值的概率将提升,而无论是通胀预期的变化还是加息预期的变化,均指向美债利率继续上行的方向。
另外,供需格局的变化,也在推动美债利率上行。一方面,美国税改、基建等致使赤字扩大,国债供给明显增多;另一方面,美联储开始缩表,一些美国国债的海外投资者减少了对美债的投资,这意味着美债的购买力在下降。
在美债利率较快上行的同时,其他一些主要经济体债券利率上行放缓,使得利差变化仍将支持美元指数走高。
美元指数由美元对6种货币组成,其中欧元的权重最大,美元指数涨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元与欧元的强弱对比。
2017年,尽管美国经济增势强劲、美联储稳步加息,但美元指数大跌近10%,关键就在市场关注点转向欧洲,对欧洲经济及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期大幅推高欧元、英镑等,进而打压美元指数。2018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依旧稳健、美联储继续稳步加息,欧洲经济复苏动能却出现转弱的迹象,通胀上升和宽松政策退出并没有先前市场预想的顺利,这种预期差导致欧元对美元走弱、欧美利差扩大,美元多头信心得到提振。
人民币有压力但不悲观
从历史走势上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二者走势高度相关。随着美元指数脱离3年多的低位,显露出上行势头,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面临的变数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中美债市此消彼长,致利差快速收窄,10年期中、美利差一度降至约55BP,目前为70BP,而去年11月下旬时该利差曾达到160BP,今年初也有160BP。
虽然历史上中美利差变化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并不完全一致,有些时候甚至完全相反,但利差背后隐藏的信息仍值得关注。今年以来中美利差收窄,与两个经济体经济增长及货币政策走向的边际变化有关,一方面,美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中国经济则稳中略缓,出现一定的增速下行迹象;另一方面,美联储继续加息缩表,人民币银行几度动用准备金工具,货币政策取向出现一定微调。
归根到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缘于经济基本面的相对变化。就这一点来看,近期中美利差变化仍对汇率具有指示意义。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出现一定的回调。5月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调低62基点,报6.3732元,为1月25日以来新低,自4月18日以来已累计下调961基点,贬值幅度为1.53%。
与美元指数涨幅相比,人民币兑美元调整幅度较小。但目前美元已实现向上突破,倘若未来美元指数继续走高,中美利差继续扩大,人民币对美元转入阶段性贬值并非不可能。
贬值并不可怕,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超过10%之后,即便未来出现一定的贬值,也不改变人民币对美元总体持稳的态势。汇率有升有贬,才是双向波动。
也不应对人民币兑美元的走势过度悲观。一是目前境内外人民币汇率价差很小,NDF隐含的汇率预期也没有明显变化,贬值预期并不强烈;二是中国经济没有也不会出现失控下行,全年完成增长任务的压力不大,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有底部支撑,向下空间不大;三是不少机构认为,充分就业形势下的美国经济正在接近“繁荣顶点”,基本面未必会给美债利率提供太大的继续上行空间。
进一步看,强势美元归来,很多非美货币都有压力,与一些主要非美货币相比,人民币表现并不弱。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自3月以来持续走高。摆脱单一货币的视角,人民币汇率其实仍然并有望继续保持总体稳定。
【关注微信公众号:综投财经(touzirumen)学习投资理财,获取每日黄金白银原油价格及外汇行情走势分析与操作策略,快来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