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华泰国际:香港投资者过去一年在生科板块进步颇多 -股票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核心摘要:   新浪财经讯 2018年4月30日,香港资本市场迎来上市新规改革,首次允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时隔一年,新规后的投行、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越来越多“在路上”的生物科技公司?   在过去的一年,香港用行动很好地诠释了IPO新规的落地: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中心、10家生物科技公司来港发行新股(包括没有营业收入的7家通过新上市章节融资)、合计融资330亿港元、10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已经递交IPO申请……也还有越来越多的生物科技公司“奔跑“在赴港上市
外汇EA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财经讯 2018年4月30日,香港资本市场迎来上市新规改革,首次允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时隔一年,新规后的投行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越来越多“在路上”的生物科技公司?

  在过去的一年,香港用行动很好地诠释了IPO新规的落地: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中心、10家生物科技公司来港发行(包括没有营业收入的7家通过新上市章节融资)、合计融资330亿港元、10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已经递交IPO申请……也还有越来越多的生物科技公司“奔跑“在赴港上市的路上。

  一场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的盛宴正在拉开序幕。值此一周年之际,新浪财经近日在的生物科技周上,专访了华泰金控投资银行融资总经理徐湛,解答市场多个难题,目前香港投资者是否已经准备好?相比其他市场,香港为何可以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中心?生物科技公司该如何抉择融资市场?香港生物科技发展的当下形势及未来走向?以及作为一家专业的投行,如何有效衔接投资者与上市公司?

  徐湛称,过去一年的时间里,香港生物科技领域投资者已经开始变得更成熟,去年市场上只有少数专业投资者有投资生物科技公司的经验;如今,大量的投资者的成熟度显著提高,对于新生物科技公司的IPO定价也更加合理。谈及未来,他认为,相比较三十多年的成熟发展历史,香港生物科技板块投资市场还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徐湛称,香港市场监管透明,审核有预期性,过去一年也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而且再融资无需复杂的监管审批,对于资金需求量很大的生物科技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尽管目前香港市场存在交易量不如美国和A股市场的问题,但对于生物科技公司来说,香港市场IPO审核的确定性、可以同时吸引中资和外资投资者参与的独特市场位置,以及再融资的便捷性,未来香港市场作为一个生物科技公司重要的融资平台会继续有很强的竞争力。

  最后,徐湛阐述了华泰作为一家境内外一体化的投资银行,在连接投资者与生物科技公司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仅在2018年内,华泰先后协助药明康德完成了A股和H股两次IPO,总融资规模超过100亿港元;协助迈瑞医疗完成59亿元人民币的A股IPO;协助信达生物完成38亿港元的IPO。华泰在每个项目中根据企业特点,制定最符合客户需求的境内外融资方案。

  以下为采访原文:

  新浪财经:对于一些想要吸引国际投资者的公司,为什么不选择纳斯达克?而对于一些想要吸引国内投资的公司,为什么不在国内上市?有什么理由他们要选择香港?

  徐湛:这的确是许多生物科技公司所面临的问题。他们可以选择A股的科创板、美国或者香港,其实这三个市场是有所不同的。

  首先,对于A股主板市场,其主要优势在于二级市场估值较高,是三个市场中最高的;平均成交量也是三个市场中最高的。但也有缺点,即审核确定性较低、IPO限价、再融资监管审核严格。这对于暂时没有收入且需要大量融资的新药研发类的科技公司不太有利。

  其次,香港市场,尤其在去年IPO新规出台后,对于没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无疑是极大利好。其优势主要表现在监管透明,审核有预期性,在港交所上市新规推出以后,过去这一年的时间,生物科技公司也得到了市场普遍认可,从这些生物科技公司的市场定价越来越合理可以看出,目前投资者对于整体的生物科技公司理解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香港的IPO是由市场主导,不限价,公司在这个市场可以同时吸引到中资和外资的投资者参与,上市后再融资也无需监管审核,因此对于想要继续融资的公司来说是很好的选择。当然,相比较国内主板市场和美国市场,低交易量是香港市场的主要劣势,整个市场每天的交易量约在1000亿港币水平。

  至于美国市场,同样拥有监管透明、审核上市确定性高和IPO不限价的优势,而且市场更能接受一些在更早期阶段的企业。但劣势在于,中资公司在美关注度普遍较低,交易量小,尤其是生物科技行业的中资公司所获得的关注度更低。同时在美股上市后的合规成本较高,公司经常面临集体诉讼。。

  因此,综合三个市场的对比,每个公司的考量和特点都不一样,究竟如何选择,主要因公司的需要而异。

  新浪财经:药明康德已经拿到A股的上市可以说很优秀了,那么为何又要做港股IPO?

  徐湛:药明康德在A股融资20多亿人民币,后来在港股融了80亿亿港币,因为A股融资规模及定价有所限制,因此其还有继续在港股融资的需求。至于未来,如果其选择再融资,相对而言港股是更容易的。若做海外扩张或并购,其所持港币可以自由兑换成美元相对更容易,因为人民币很难出境。

  新浪财经:从投资者角度来讲,您作为投行带领他们路演,从投资者那里的反馈感觉怎么样?经过了一年,香港的投资者是否准备好了?

  徐湛:华泰从去年开始带一些公司路演,香港的投资者的成熟度在这一年中有明显的提升。去年IPO新规刚推出的时候,还没有一家生物科技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在港上市市场上也只有少数专业投资者有过投资生物科技公司的经验。如今,大量的投资者开始变得成熟,从市场定价就可以看的出来。起初一些公司定价明显偏高或偏低,后来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以及后期的IPO定价明显趋向合理化。当然,相比较美国市场这个版块三十多年的成熟发展历史,香港生物科技板块投资市场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浪财经投资者是以国内投资者为主,还是本地的或者国际的?

  徐湛:主要因板块而言。很多板块是国内投资者为主;生物科技板块作为为数不多的板块之一,既有国际投资者也有国内投资者,比例基本上一半一半。

  新浪财经:华泰未来在生物科技板块有什么部署呢?华泰在生物科技领域的优势在哪里?

  徐湛:生物科技一直是华泰的重要板块之一。接下来,科创板的推出也为我们发展生物科技领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很多公司不一定能满足A股主板需求,因此可以帮助他们综合考虑其究竟适合哪家板块

  一方面,作为中资,华泰是为数不多的既能做A股,又能做港股的公司比如在2018年内,华泰先后协助药明康德完成了A股和H股两次IPO,总融资规模超过100亿港元;协助迈瑞医疗完成59亿元人民币的A股IPO;协助信达生物完成38亿港元的港股IPO。华泰在每个项目中根据企业特点,制定最符合客户需求的境内外融资方案。另一方面,华泰投资务中有一支由三十余人组成的大健康行业部,拥有丰富的实操经验,能更好服务生物科技公司发展。(新浪财经 实习生侯燕楠 罗琦 发自香港)

(责任编辑:李莹 HN016)
看全文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张裕豪:关注手机银行的发展 明年将在中国推出Breeze-银行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上一篇:

从深大通暴力抗法看上市公司高质量投资者关系管理策略-股票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