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叶斯琦 林荣华
截至5月31日,113家企业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其中94家处于“已问询”阶段,部分企业第三轮问询回复工作已经开始。从目前情况看,交易所对申请企业的问询内容十分广泛、深入,平均每家企业被问询的问题达数十个。
部分买方人士表示,科创板企业应对财务会计政策、专利情况等方面作出更详细的披露,真实全面的信息披露是注册制的必然要求。具体投资时,买方机构还将对企业管理层、核心技术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调研。
问询内容体现专业性
“问询内容非常充分,关注点也很深刻,充分体现了上交所发行审核工作的专业性。”晶宏投资总经理潘玥表示,科创板问询的问题几乎都问到了买方关注的核心问题,如核心技术、业务模式、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和财务会计政策等决定企业真实估值的重要因素。
机构强调,科创板企业财务会计政策的披露十分重要。潘玥进一步表示,“企业资产负债表、现金流表和利润表这三张表之间,存在大量会计估计和调整,不同业务模式差别巨大,尤其是科创型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研发费用和存货等项目的会计计算方式是重中之重。这一类披露不能只是简单重述一般会计准则,而应该结合自身业务情况等,披露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重大影响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以及具体的执行标准。”
核心技术也是机构关注的要点。北京一家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对于问询,主要关心公司的核心技术是否真正领先和独特,公司持续扩张的能力和边界是否够大。
“科创板企业在描述核心技术时,还应该对企业专利情况做出更详尽的披露。”潘玥也表示,我国专利制度对各项专利有严格的规定,不同专利背后所代表的科技含量差别很大。科创板企业应当对此做更详细、深入的说明,避免有些伪科创型企业使用夸大的语言来描述核心技术和业务模式,出现一级市场经常被诟病的“PPT融资”现象。
强调信披真实全面
实际上,相比于问询本身,机构同样关心问询是否已经达到注册制要求的信息披露标准。对此,鹏华基金稳定投资收益部总经理姜山表示,注册制和审核制最大的区别在于,注册制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而不强调上市前盈利多少,也不强调上市之后是否盈利,前提是符合上市所给定的几套标准。
“在核准制的情况下,大家可能会有个误解,认为监管承担了判断企业盈利和未来发展的职能,认为企业既然通过上市审核环节,就是有保障的。但事实上,从各国监管角度上看,企业上市都不是监管方对企业未来发展作出的确保性的背书。”姜山说。
他指出,注册制下更强调是企业的信息披露,也就是说,更看中的并不是企业现在是否盈利以及未来利润是否一定出现增长,而是在上市过程中是否向未来的投资人非常明确、毫无遗漏地披露公司财务、经营、行业竞争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让投资人能够作出对企业投资价值的自我判断。
潘玥也表示,科创板此次详细、全面、深刻的问询,充分体现出了科创板对于信息披露的高标准、严要求,真实全面的信息披露是注册制能够实行的前提条件。
对企业管理层调研是重中之重
作为重要的买方力量,多位基金经理直言,在科创板的投资中,仅通过几轮问询了解企业是不足的,对于感兴趣的企业需要深入持续的研究。
潘玥认为,对公司管理层的研判必须在科创板估值体系中占有最高权重,因为只有卓越高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初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保持快速发展,创造更大价值。同时,很多科创板企业存在同股不同权的股权架构,二级市场投资者作为股东仍然不能参与企业的运营管理,这使得上市公司的发展和股东权益的实现完全依赖管理层。因此,在投资科创板企业前,对企业管理层的调研是重中之重。
机构人士还指出,对企业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要判断企业的核心技术是否具有自主创新的硬实力,并对企业的业务空间、商业模式、研发投入、公司治理、管理层和股权结构以及公司的财务健康程度做出全面的判断,以此作为估值的依据。这其中,要充分重视财务情况的健康程度。企业不一定要实现盈利,但企业的财务政策要合理明晰,现金流、资本收益率和杠杆率合理,具有足够的偿债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能够持续运营直至实现大规模盈利。其次,要多与国内国际同类型公司做对比,尤其是与竞争对手的情况做对比。再次,科创板投资中要做好风险控制。
责任编辑: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