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济
菲律宾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第三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农业和制造业也占相当比重。近年来,菲政府加大了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内需和出口,国际收支得到改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08年,受国际能源、粮食价格上涨和金融危机影响,菲律宾经济增速明显放缓。2008年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为1587.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4.6%。 菲律宾经济面临“大考”
● 货币名称:比索(Peso)
【资源】菲律宾自然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铜、金、银、铁、铬、镍等20余种。铜蕴藏量约48亿吨、镍10.9亿吨、金1.36亿吨。地热资源丰富,预计有20.9亿桶原油标准能源。巴拉望岛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储量约3.5亿桶。森林面积1579万公顷,覆盖率达53%,产有乌木、檀木等名贵木材。菲水产资源也很丰富,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其中金枪鱼资源居世界前列。菲律宾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稻谷和玉米。椰子、甘蔗、马尼拉麻和烟草是菲律宾的四大经济作物。
【工业】 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31%。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14.8%。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70.1%,建筑业占14.0%,矿产业占4.8%,电力及水气业占11.1%。
【农林渔业】 农林渔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1%,从业人口占总劳力的36.7%。菲水产资源丰富,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金枪鱼资源居世界前列。已开发的海水、淡水渔场面积2080平方公里。
【旅游业】 旅游业是菲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主要旅游点有:百胜滩、蓝色港湾、碧瑶市、马荣火山、伊富高省原始梯田等。
菲律宾的小巴士
【交通运输】 以公路和海运为主。铁路不发达,集中在吕宋岛。航空运输主要由国家航空公司经营,全国各主要岛屿间都有航班。铁路总长1200公里。公路总长约20万公里。客运量占全国运输总量的90%,货运量占全国运输货运量的65%。水运总长3219公里。全国共有大小港口数百个,商船千余艘。主要港口为马尼拉、宿务、怡朗、三宝颜等。空运方面,菲有机场163个,国内航线遍及40多个城市,与30多个国家签订了国际航运协定。主要机场有首都马尼拉的尼诺・国际机场、宿务市的马克丹国际机场和达沃机场等。
【财政金融】 主要银行有:首都银行,资产额155亿美元;菲岛银行,资产额138亿美元。
【对外贸易】 与150个国家有贸易关系。近年来,菲政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出口商品多样化和外贸市场多元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非传统出口商品如成衣、电子产品、工艺品、家具、化肥等的出口额,已赶超矿产、原材料等传统商品出口额。主要出口产品为电子产品、服装及相关产品、电解铜等;主要进口产品为电子产品、矿产、交通及工业设备;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和中国等。
【外国资本】 主要来源地为日本、美国、英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和香港,主要投资领域为制造业、服务业、房地产、金融中介、矿业、建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