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艺星医美赴港IPO “莆田系”过度营销遭质疑 -股票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核心摘要:   凭借男科、妇科、不孕不育等专科民营医院发展壮大的“莆田系”医院,近年来又蛰伏于暴利的医疗美容行业。   例如,新三板医美行业上市挂牌第一股华韩整形,就由“莆田系”中的林氏家族林国良掌控;黄氏家族黄德峰旗下有美联臣整形;而陈氏家族的陈国兴、陈国雄二人,则一起执掌艺星医疗美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艺星医美”)。   近日,艺星医美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也让“莆田系”旗下医美行业的财务运营状况初露。成立于2009年的艺星医美,目前在中国13个省份及直辖市的14个城市,拥有及营运15家医疗
外汇EA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凭借男科、妇科、不孕不育等专科民营医院发展壮大的“莆田系”医院,近年来又蛰伏于暴利的医疗美容行业。

  例如,医美行业上市挂牌第一股华韩整形,就由“莆田系”中的林氏家族林国良掌控;黄氏家族黄德峰旗下有美联臣整形;而陈氏家族的陈国兴、陈国雄二人,则一起执掌艺星医疗美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艺星医美”)。

  近日,艺星医美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也让“莆田系”旗下医美行业的财务运营状况初露。成立于2009年的艺星医美,目前在中国13个省份及直辖市的14个城市,拥有及营运15家医疗美容机构。2017 年,艺星医美实现营收 10.37 亿元、净利润 1.13 亿元,其主要业务毛利率均超过50%;2017年其销售费用为3.05亿元,占同期营收比例接近三成。

  过度营销的背后,是艺星医美频发的医疗纠纷事件。据统计,艺星医美曾牵涉77宗肖像权纠纷;其存在30起医疗广告违规以及4宗医疗事故。2017年用于罚款、纠纷的支出高达331万元。

  对此,艺星医美的联席公司秘书王正国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称,艺星医美在提交上市招股说明书后,已按照香港联交所的要求披露最新进展。艺星医美屡涉医疗纠纷的具体原因及应对处理办法,公司已经在招股说明书中进行披露,其他信息也不便披露。

  盈利能力虚高?

  随着美容整形的流行,医美行业更被普遍认为“暴利”,艺星医美近日公布的上市申请文件也证明其盈利可观。

  招股说明书显示,艺星医美的营业收入由2015年的4.05亿元增至2016年的7.23亿元,到了2017年增至10.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0%;净利润由2015年的1300万元一年翻了近4倍增至4920万元,再进一步增至2017年的1.1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6%。

  艺星医美收益主要来源于美容外科医疗美容服务,包括整形手术及注射医美服务;这之中包括各类面部、身体整形手术。此外,还有美容皮肤科医美服务、医疗美容机构管理咨询服务。其中,美容外科医疗美容服务的收益在总收入中占比一直在80%以上,还有扩大趋势。2017年,整形手术服务收益占总收益47.8%,注射医美收益占比38.3%,美容皮肤收益占13.4%。

  值得注意的是,艺星医美的业务盈利能力也在逐年攀升。2015年至2017年的毛利率分别高达50.4%、54.2%、53.3%,其中,2017年外科整形手术毛利率更是高达63.5%。

  不过,长期以来,医美行业被称为“泡沫畸形产业”,尽管毛利润很高,但净利润很低。艺星医美表现一样。2015年至2017年,艺星医美的综合净利率分别仅为3.2%、6.8%、11%。

  可供对比的显示,新三板上市公司丽都整形、华韩整形、荣恩医疗等机构,毛利润都在50%以上,净利润均低于15%,最低者只有7%。

  此外,身处“暴利”的医美行业中,艺星医美的现金流却并不宽裕。截至2017年12月31日,艺星医美流动负债总额约3.53亿元,占总负债90.5%。公司披露2017年末,持有现金仅1.2亿元,并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

  据悉,艺星医美此次赴港募资款项将用于:合适时机收购青岛、太原、苏州、福州、南宁和等地的医疗美容机构;在广州、郑州及天津开设新的医疗美容专科医院及在北京、上海、成都及重庆等现有市场以及新市场之一的广州开设新的医疗美容专科门诊部或诊所;投资医疗美容设备、加强基础设施、雇佣更多高素质医生及医疗专业人士、及加强提供医疗美容机构管理咨询服务的管理解除设施;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整形美容中心主任郑永生介绍,医疗美容机构的主要盈利业务还是整形手术。注射医疗美容及美容皮肤科医疗等业务主要作为医美机构揽客、吸引进店流量的业务。“不过近年来注射业务往往是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的高发区,大型医美机构往往需要保证一定的广告投放量,来推广、运营品牌。”

  营销门道多

  实际上,拉低医美机构利率的因素中,营销费用首当其冲。

  据艺星医美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艺星医美销售费用为3.05亿元,占同期毛利润比例高达55%,2015年、2016年,艺星医美销售费用占毛利润的比例均超过60%。

  除广告、跨界合作宣传等传统品牌推广渠道外,艺星医美独创的“老带新”精准获客营销模式,更为其“套牢”客户。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北京艺星、武汉艺星等分支机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艺星目前实施客户统一管理制,在不同门店接受服务的客户均纳入艺星的会员中心。所有门店均实行“老带新”的客户返利模式。即在艺星医美接受服务的客户,如果能引荐其他人到艺星门店接受服务,那么老客户将获得从新客户消费总额中抽取的一定比例返点。不同的门店抽取比例有所不同,但最高上限为10%。并且,返点往往以代金积分的形式返入客户的会员账户,只有客户再次在艺星门店消费才能使用。

  据上市申请文件显示,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末,来自老客户收益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55.3%、60.2%和52.9%;来自新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比44.7%、39.8%和47.1%。其中,在艺星医美每年至少接受一次治疗的用户,由2015年的3.7万人增长至2017年的13.66万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0.2%。这之中,新客户人数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2.5%;而老客户人数的年复合增长率也达到87.7%。

  另外,记者从艺星多名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虽然艺星旗下有多家门店,但由于区域不同,地方消费水平有所差异,艺星医美的不同分支机构,其医疗美容服务项目的收费亦有差异。例如,同样一项名为“美杜莎综合美眼”的双眼皮手术,北京艺星门店的起步价为8000多元,武汉艺星门店的起步价为12800多元。

  据悉,艺星医美目前运营的15家医疗美容机构,主要布局在全国13个省、直辖市的14个城市核心区。从区域分布看,上海、杭州、北京、温州、成都等经济相对发达、消费能力强的地方,更成为艺星医美的布局重镇。

  一位常年深耕整形美容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医美机构的设备没有规范标准,收费就没有统一标准。医美机构的税收征收体系缺乏、医美服务涉及隐私也导致医美服务收入的隐匿性。

  屡涉诉讼纠纷

  医美行业的监督标准、收费标准、医师资质等标准体系尚未完善时,也使得医美行业成为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的高发领域。

  据艺星医美的上市申请文件显示,艺星医美存在77宗肖像权纠纷,其中包括72宗已经通过支付总赔偿约260万元人民币解决的纠纷,尚未解决的5宗肖像纠纷提出的赔偿额为71.35万元。

  记者查阅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 2018年4月26日,艺星医美又接到一封起诉杭州艺星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侵害肖像权的起诉书。

  对此,王正国表示,艺星医美屡涉医疗纠纷的具体原因及应对处理办法,公司已经在招股说明书中进行披露,其他信息也不便披露。

  艺星医美在招股书的“风险因素”中表示,公司存在会遭第三方提起肖像权及知识产权侵权或盗用索偿,可能导致支出费用,倘若判决不利,则可能影响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艺星医美近年在罚款、纠纷方面的开支不断上升。公开资料显示,艺星医美曾存在30起医疗广告违规以及4宗医疗事故。2017年用于罚款、纠纷的支出达到331万元,同比上涨59%。

  艺星医美方面表示,在经营过程中可能成为客户投诉及诉讼的对象,这可能会招致费用的支出,并对艺星医美的品牌形象、声誉及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上述医美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行业标准没有建立前,医美行业很容易鱼龙混杂。“大到全国连锁美容医院的激光治疗,小到街边小巷的双眼皮手术。随着医美行业的规模扩大,这些乱象的隐患会更大。而且一些违规操作注射业务的机构引发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后,对行业声誉造成很大伤害。”

(责任编辑:邱光龙 HF056)
看全文
想了解更多关于《艺星医美赴港IPO “莆田系”过度营销遭质疑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张裕豪:关注手机银行的发展 明年将在中国推出Breeze-银行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上一篇:

黄金投资晨报:欧银放鸽黄金“麻木不仁” 今日又临非农重考-FX168财经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