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郑军:建设美丽中国从发展城市公共艺术开始-新闻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核心摘要: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郑军(资料图)   汉网3月11日讯(特约记者 和讯网 康耕甫)3月9日,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郑军接受和讯网、汉网联合访谈时说,艺术家不应该放弃艺术性,追求公众性:如果一个城市能够让别人记住,愿意在那里生活,就会有人愿意在那里投资,这就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以下为访谈实录。   和讯网-汉网:郑老师,请谈谈你今年提案中最想说的东西。   郑军:目前中国市政建设这块,你可能没有关注这个事,你在网上一搜索,你到国外跑一跑
外汇EA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郑军(资料图)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郑军(资料图)

  汉网3月11日讯(特约记者 和讯网 康耕甫)3月9日,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郑军接受和讯网、汉网联合访谈时说,艺术家不应该放弃艺术性,追求公众性:如果一个城市能够让别人记住,愿意在那里生活,就会有人愿意在那里投资,这就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以下为访谈实录。

  和讯网-汉网:郑老师,请谈谈你今年提案中最想说的东西。

  郑军:目前中国市政建设这块,你可能没有关注这个事,你在网上一搜索,你到国外跑一跑,你就发现国外走到哪里都是享受,垃圾筒有造型,广场有一种艺术美感。

  你看埃菲尔铁塔,我们不见得一定记住什么,但是一说埃菲尔铁塔大家都知道。有些艺术性的东西就是一个名片,就是一个标志性建筑,他有时候体现一个人,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有时候就是一个企业呈现的形象。但现在中国有些官员搞自己的政绩,建一个东西,建完以后,过了几年,另外一个官员上来以后把它拆了。你说的金字塔为什么几千年的文化到现在还经久不衰,令人流连忘返,像我们武汉,长江有七座桥,它为什么现在维修基本很少,别的桥两三年就搞一次大修,为什么这个60年就很少修,并且就觉得它搞得很好看。

  比如我们以后修的桥,是国际上的斜拉桥什么的,搞一些概念,但为什么修的过程中说这是请谁设计,让大家很期待。结果修出来以后,觉得还不如我们长江大桥一桥好看。为什么六十年代的人干出来的东西,让我们现在都觉得它还是美的,六十年代的人是什么观念。有些古建筑、古城墙和国外的艺术几千年到现在,别人觉得是一种追捧的,都想去看看,几千年几百年几十年的这种建筑,它为什么能够预计到现在的人喜欢这种新潮美感呢?

  这就说明这种真的叫艺术家,他是可以看到的,艺术是永恒的,就表示他的水平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它所承载的文化和东西,你可以说永无止境的承载下去。但是我们现在的建筑,你看看有几个能够拿出去觉得有艺术享受的。在国外,早就立法了。立法的意思,第一在城市建设过程中,1965年立法,必须拿出百分之多少的面积做艺术,像雕塑、马路,要拿出多少样来做。第二,世界上比较著名的一个叫做“百分比法案”,就是说任何一个城市不管大小,你在做市政建设的时候,比如说这个地方修广场,你投了一千万,必须拿出1%,就是拿出10万元钱出来。这是美国的百分比法案,规定的。、、日本、中国台湾在这上面都有规定。

  第一,我们现在领导还不重视,他重视的是什么,比如设计一个桥,他就一条心想到这个桥的功能性有多大,能不能不垮,但最后还是垮了。但他就在造型方面,能够让别人感觉到它又好用又好看,所以,一般在目前这种市政建设这块,领导、官员说了算,这个官员有时候不见得有艺术的细胞和战略眼光,所以,他搞出来的东西观众不接受,认为搞得不伦不类。在这个方面,当然这个问题都是现象,它为什么会存在着,我们又该怎么办?有人提过,一个比较著名的艺术家就提过,但是我的观点,我当时在想提不提,他说你们还是要提,也就是说从管理学的角度,他从艺术管理的角度谈,他说你是艺术家,假设现在北京会议中心要搞一个雕塑搞一个形象设计,让艺术家来设计,你设计了以后可能站在纯艺术的角度,你设计的东西,公众不能接受,艺术家可能是站在自己艺术的纯洁性的角度。

  比如你就在这里画个裸体像,因为艺术要美感,他这个放在广场,公众不能接受,我举个例子来说,他就不接受。因此,艺术家应该不应该放弃艺术性,追求公众性,到底这个里面怎么弄,就是有些从艺术的角度会谈这些。那我从管理角度,比如说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管理体系。

  和讯网-汉网:缺乏顶层设计不只是在这个方面。

  郑军:对,在很多方面。比如管理体系,第一,比如说从制度上要求不要求,有些条件比较成熟的广场和地方,它开发商开发是追求利益化,追求效益,我搞一个雕塑在这里和我有什么关系,这又不是我的广场,我搞完就走了,我又不生活在那个地方,我又不住在那个地方,我住在这个城市,但是我不住在这个地方,我能享受什么?他就没有这种社会责任感,他就没有说我宁可少赚点钱,但是我要留下一个永久的记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上要求不要求需要明确。

  第二,要鼓励他。

  第三,这个东西到底是艺术家说了算,还是领导说了算,还是社会公众投票说了算,这种决策机制怎么办。

  第四,还有监督管理,就是你要体现艺术性,结果你没有体现,谁来监督你?谁有能力来监督呢?这个艺术性,这个雕塑好还是不好,要不要成立专家委员会和鉴定委员会呢?你说了好看,我说不好看,谁说了算呢?需要有一个半官方的权威机构来定。这些都是要披露的。

  第五,这里面不是提倡文化,要讲生态。为什么有些国家吸引投资呢,这个城市有美感,比如说上海你去了以后感觉是大都市的味道,有现代气息,我们不说它有多么地艺术性,它是中国最繁华的地方,所以,很多人觉得金融机构就要到上海去办分公司,它就有一种现代化的都市金融港在里面,它就是这种城市的形象和名片体现在这里。所以,有时候一个城市,如果说你要让别人记住,让别人流连忘返,让别人愿意在那里生活,生活以后,也有一部分人愿意在你这里投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助于社会建设。

  所以,不是已经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之中,最后努力建成美丽中国。所以,要发展公共城市,公共艺术,我就从这个角度来谈。但是这个提案我提,不见得一定成功,因为这涉及到很多观念的问题。

  和讯网-汉网:这也对经济发展有好处的,只是大家还没有想到那个层面,个人意识和审美。

  郑军:你要讲整个城市,你要把这个方面做出名片,相当于整个城市公众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审美艺术和水平提高了。

  和讯网-汉网:您说到这里我想请教一下,之前各地都有复制,比如说有的要复制故宫,有的是把国外的埃菲尔铁塔什么的或者微缩或者同比例,而且频繁的出现,您觉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

  郑军:这样的话,让别人感觉到它就不怎么新奇了,这种美感就不能区别于别人了。你这个名片的亮点在哪里?你复制了一个名胜古迹,不是说你这个东西本身有多好看,而是你炒作的概念是在你这个复制的行为上。别人就觉得可能在这种行为上对他有吸引,但并不代表你这个东西本身,比如我看埃菲尔铁塔我为什么跑到这里看?我肯定看原版的好,最终还是法国的对别人有吸引力。你这个地方,同比例的,缩小比例的吸引力毕竟小。

  所以,有时候我不赞同这么去复制,为什么别人要复制。第一,你复制了埃菲尔铁塔,在历史上永久性就成为了法国的名片,你再怎么复制埃菲尔铁塔,再比它建得再好看,它不是体现你深圳的,你要去承载你自身厚重的文化历史的,你要找这么一个名片出来,要与城市协调一致,要代表你的文化。比如有些城市有自己的故事,比如它的历史,你把它打造进去融入进去,让别人永久性的记住这个,我就看这个,我就看重他的历史来的,这个城市曾经出现过什么名人,他通过一看这个就可以通过这个方面记住你。像这么多城市,别人一说哪里出了什么名人,哪里出了什么名胜古迹,历史上是个什么王朝,有些人不见得每个地方都记住,但我到这个地方去了以后流连忘返,通过艺术的展现,可以提高它的一种记忆力,能够让别人永久会记住,通过这种名片来把这个城市记住。所以,有时候在国外城市风格艺术实践证明可以提高这个城市的知名度。二是可以促进这个城市的发展。三是它可以改善人居环境。四是它可以促进和谐社会。所以,国外一般就是这么干的。这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在提升城市的形象、品质、品位、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改善城市的生态建设中都有很大的作用,但目前就是一个意识的问题。

  假设我们在社会观众里普遍宣传城市里面搞公共卫生文化,他可能没有感觉。但是你要举办这种活动,比如说你经常去说某某北京市专门做网站的,做了网站以后,比如现在城市缺少一个名片,哪个城市的名片最亮,我给你搞设计奖,我搞一个什么奖,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建筑,甚至马路上的垃圾筒,栏杆都会设计成这种,你可能没有关注,你可以关注一下网上很多这种报道。国外的城市就把垃圾筒设计的很有艺术性,它无所不在的,不是说我一定要在广场上建一个什么雕塑,第一它占地方,它包括扶手栏杆和花园的草坪上放个什么东西,包括它有的时候候车亭,你等公共汽车。

  和讯网-汉网:有些地方也有,但是不是那么普及和形成规模。

  郑军:通过举办这种活动,包括大型的、全国性的活动,在网上交流,让全民都关注这个事业,这就可以了。然后加上人才培养,艺术队伍,我们主流艺术家,我有问他,他也是搞艺术的,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在这个方面的人才很缺乏,一看报道哪里开什么研讨会,就集中在几个人身上。有时候你想要发展公共艺术,这里算不算公共艺术要评判的时候,要鉴定的时候,甚至你要看规划看图纸的时候,谁帮你看呢?这种情况下,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至少让艺术家们达成共识,所以,这种人高端人才也比较少,现在中国很缺乏这种人才,这种人才需要懂社会学,要懂美术,要懂艺术,还懂建筑物,包括这块一方面还要讲风水,所以,他的学科上比较杂,把这些东西都连起来,这是很综合的。完全靠搞艺术的人来,有些搞艺术的人是学究,他觉得你不按我的设计来,就别找我。但是你知道你坐在家里在画室里面画的东西,能不能被社会所接受?在艺术圈里玩一玩可以,并且是很不错的图片,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作品,但是你要呈现出来,让老百姓、、公众都能接受,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进行妥协。

  所以,艺术家在这种情况下就不是完全追求艺术性了,当然他有一定的艺术素质,然后再融合别人的一些社会上的社会学、建筑学的别的学科的观念,当然我们不能说要把艺术废掉,不是这样的,还是要讲综合的。

  我们不应该坐在这里,应该出去,在国外的时候,为什么有的时候跑到国外去特别有美感?第一,它不像中国这么挤。第二,它每个地方都注重艺术因素。比如,你就留心看中央电视台放的国外的艺术,国外的城市建设,包括图片一搜索,才真正感知到。当然不能说一个人完全去追求这个方面,就是觉得那种吸引力是巨大的,真是有美感。当然我们中国现在这种,当然我们正在努力中,只是不成熟,但是至少要给它形成一种氛围出来,这是最好的。(结束)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张裕豪:关注手机银行的发展 明年将在中国推出Breeze-银行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上一篇:

任泽平:2018年一定要买有基本面的股票-新闻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