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p上花钱认领一块专属菜地,然后根据喜好选择蔬菜品种,委托农场种植培育。闲暇时可以去体验田间乐趣,忙时通过App上的了解蔬菜生长情况,并由农场直接将成熟蔬菜配送到家――“开心农场”的现实版,正在生活中上演。
2017年1月1日,奥一新源旗下全资子公司开发运营的“奥一农场”正式上线,这是一款集线上选地种菜、视频收菜、线下派送于一体的移动客户端。
目前,公司在北京昌平区沙河镇租了20亩蔬菜大棚,奥一农场的App运营和项目方面有近十人的团队,可以为用户提供近50种应季蔬菜。
奥一新源本是一家做光伏风力电站配套系统的公司,为何开始跨界“务农”?除了种植蔬菜,奥一农场还将开辟哪些衍生业务模式?
吃得放心引发商机
据了解,成立于2011年9月的奥一新源,主营业务为电站监控领域的软件、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2016年的实际营业收入超过1600万元,并于2016年8月新三板挂牌。
然而,为电站做配套,是一个很细分的领域。尽管公司在全国占有百分之十几的市场份额,已经算是做得很大的公司了。但这块整个的市场规模很小,总共才两个多亿。
从奥一新源到奥一农业,姚一波的跨界源于切身体会的痛点。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忆说,最开始是因为家里有了小孩,需要吃辅食。小孩往往吃食物的量不是很多,但品质需要保证。虽然许多超市也在卖高于普通蔬菜价格的有机蔬菜,但核心问题是怎样让消费者相信它是有机的,这直接取决于供应商和原始的种植户。
“这跟中国人去国外买奶粉是一个道理,孩子的第一口蔬菜,能不能是家长自己认领土地种出来的,这是最放心的。”他说,虽然自己也尝试过在北京郊区租地,再委托他人种植培育,但蔬菜的管理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每周亲自去取菜的体验也不够好。“来回大概二十多公里的路程,会消耗很多时间成本和车油成本。”
“我就在想有没有一种模式是公司帮忙种地,用户给钱就可以了。”姚一波说。于是他在2016年9月开始了奥一农场的项目,并拿到了来自十余位长江同学的1000万元天使投资,目前正在办理工商手续。
2016年10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要求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
政策利好让他更坚定了做农业的路子,他在北京昌平以每年20万的价格,租下20亩蔬菜大棚。姚一波表示,由于国家前几年在各大城区集中补贴了大批的大棚,在北京拿地并不是件难事。
“除了土地,我们还有人工、水电、消耗、装修、设施维护、派送、包装、肥料等各方面的成本,开销很高。我们用的是最好的生物有机肥,种子取自全球最好的品种,植物保护由一个捷克的公司在做,肥料和杀虫也很贵。”他说。
高成本决定了奥一农场将主要服务于一二线城市,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人群。姚一波表示,公司第一步的目标人群是三十多岁结婚有小孩,对小孩饮食安全足够重视的家庭。第二步的目标是40多岁事业有成,但身体逐渐出现问题的中年人,第三步则是年纪比较大的老年人。
衍生多种盈利模式
奥一农场的核心是:第一,不按斤卖蔬菜,这样造假就没有了利润空间。第二,没有中间商,从农场直接送到家里,所以不会有中间环节的问题。姚一波说,奥一规划的一块菜地,如果按照使用各种农药的传统方式去做,一年的产量可以有一千斤。但现在的菜地每年只有约三百斤的产量,这种模式就是在舍弃高产量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安全。
对于普通的三口之家来说,在奥一配置两块菜地基本可以满足日常需求。奥一每周会派送两次蔬菜,比如周一、周四配送,周六周日家长还可以带小孩去线下体验。
姚一波表示,奥一农场希望用的方式改造传统农场。传统农场注重让用户体验到快乐,以玩为主而不是以吃为主。但其实种地是为了吃,这是传统农场定位最大的问题。第二,奥一想用互联网的方式,让蔬菜的种植、收获过程变得更加透明化。
“同时,我们光伏农业一体化的项目,未来也会嫁接在奥一农场中。”姚一波说,该项目可以让大棚外的光伏发电和里边的种植同时进行,目前仍在进行备案。
他分析称,光伏资产最大的优势是有持续的收益能力,缺点是收益率不那么高,但这已经可以满足(,)的资产理财需求。奥一后期会建设光伏电站,再把光伏电池板分块卖给用户,让用户可以通过光伏发电赚取投资收益。
用户购买电池板之后,产权是用户的。但公司会帮助用户进行光伏资产管理,从中抽取佣金,并承诺对光伏资产的随时回购。“公司的运营其实是轻资产的,这整体是一个互联网、农业、光伏、金融跨界的项目。”他说。
除了种植蔬菜,奥一农场还将衍生出帮助用户养鸡的模式。姚一波设想,未来用户认养鸡之后,可以通过摄像头观察鸡的状态。奥一会每两周为用户配送一次鸡蛋,年底母鸡仍然归用户所有。
对于有些用户离农场远,有些用户想吃更全品种蔬菜的情况,奥一农场还将进一步进行改进。姚一波说,“还有些用户想吃反季节蔬菜,我们的计划是去南方承包土地供应,而不是在北方的大棚通过光照、农药等形式的人工处理,种植反季节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