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
近日,“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质疑。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百年来“水变油”的骗局。骗局由来已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且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骗局“特色”,比如说“能源骗局”,是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它的背后其实是对能源短缺的焦虑。
本期“史说”,我们就来聊聊百年来“能源骗局”那些事。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臧磊张楠
“骗经”――史上第一部防骗书
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骗局的?换句话说史上第一个骗子是谁?19世纪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认为,世界上第一个骗子是那个没有外出狩猎,却在日落时分向四处为家的穴居原始人瞎掰,说他在一对一的格斗中撂倒猛犸象的人。
换言之,自从有了人类,有了语言,也就有了骗子,继而有了骗局。
翻开历史,古今中外上当的名人数不胜数。
罗马帝国第五位皇帝尼禄就曾上过当。这位皇帝穷奢极欲。《罗马帝国史》记载:他如此疯狂挥霍的原因,不仅有对帝国资源的确信,而且有意外发现无穷秘密宝藏的希望,因为有一名罗马骑士向他发誓证实,在阿非利加的一些巨大洞穴中藏着古代金库的奇珍异宝,是狄多女王逃离推罗时带出来藏在那里的,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发掘到它们。
在中国,同样有皇帝被骗,而且还不少。骗他们的是术士,被骗则是因为他们希望长生不老。
对()来说,日常生活中常遭遇不少鸡零狗碎的骗局。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叫张应俞的人写了本古代第一部以骗子、骗术为主题的著作――《骗经》(又称《杜骗新书》)。书中列举二十四类骗局类型,以写实的手法,汇总五花八门的骗局、骗术,简直是一本小型百科式骗子故事集。
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缓慢,社会结构并没有多大改变,直到清末民初,人们所能看到的骗局也并没有多少新的发展。上世纪30年代,评书界大佬连阔如曾将那时代的“骗局”总结了一下,在《江湖丛谈》这本书中,他总结出十大骗局:“风”(也叫“蜂”,团伙作案);“马”(单枪匹马);“燕”(也称“颜”,以美色行骗);“雀”(也称“缺”,找某件事的缺口,设计骗局);“瓷”(“碰瓷”);“金”(算命);“评”(说评书的人,通常都会把一个故事讲上个十天半月的,而且每次都是讲到关键时刻就会结束,然后第二日接着讲);“皮”(卖“灵丹妙药”);“彩”(魔术);“挂”(街头卖艺,表演胸口碎大石、单掌断砖、口吞刀剑)。书中的一些骗局,比如“碰瓷”,到今天我们还能遇到。
“水变油”,骗倒和军火大王
当连阔如还在总结“碰瓷”等骗局时,国外的骗子已经盯上了“能源”这个“风口”。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格兰中部地区开始,蔓延至全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逐渐加大,“永动机”(不用能源)、“水变油”(廉价、取之不竭)之类的新兴骗局便出现了。
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院郭正谊长期关注科普,他曾多次撰文揭露“水能源”的骗局。据他披露,人维勒尔・基利的“永动机”骗局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例。
基利从没有受过教育,但他擅长撒谎。据他称,他发明了一种机械,“用最普通的水作能源,先利用‘共震’的方法使水分解为氢和氧,氢和氧再结合起来,就能发出巨大的能量”。为了让人相信他,他甚至编造出许多闻所未闻的科学术语。他的一套说辞在真正的科学家那里是漏洞百出,但他走了名人路线。1874年,他举行了“永动机”公司的剪彩仪式,请来费城诸多社会名流。在众目睽睽之下,基利向他发明的机械里灌了一些水,机械就开动了起来。“给我一夸脱水(0.946升),我能把一列火车开到纽约去”!
这样的表演,让许多官员和名人吃惊,他们表达赞叹之余,纷纷签署表示真实性的鉴定书。有了官员和名人的背书,基利宣称要商业性开发,很快便拿到了百万美元的投资。然而20多年过去,他什么都没搞出来。
1898年,基利死了。一个投资人的儿子拆开了他的“永动机”,发现了地板下的秘密:那里埋着一个高压气泵,连接着“永动机”的各个部位,倒进去的水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
郭正谊认为,这个骗局有许多问题今天仍应引以为训,即:表演不能代替科学鉴定;官员和社会名流并不是科学家,没有资格在鉴定书上签字。
“水能源”骗局不止一例。
还是在美国。1916年。路易斯・埃里克特。他声称发明了一种汽油的廉价代用品。他在水里加了点绿色液体,然后发动了汽车。这个发明很快就吸引了亨利・福特――美国的汽车大王。福特亲自验看了这个骗子的表演,并被假象所蒙蔽。尽管此前有哈佛大学的专业人士表示不可能有任何化合物能让水变油,尽管早有文章揭露埃里克特有过欺骗的历史,但福特相信“眼见为实”,他付给埃里克特一万美金,作为购买他的专利的预付款。消息传开后,海勒姆・马克沁(是马克沁机枪发明者的儿子)开价100万美元,挤走了福特。然而不久,美国人掺和进了一战,马克沁家族忙火生产,便取消了与埃里克特的协议。银行家约克姆接盘了。约克姆还特地向美国总统逊汇报,他要把秘方献给美国人民,让大家都能用上一分钱一加仑的燃料。然而,直到约克姆病故,他都没有拿到埃里克特的专利。
山本五十六差点上了当
“水变油”骗翻的不只有美国人。
2016年,日本《读卖新闻》曾披露,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曾被一名市井骗子欺骗,试图靠“水变油”解决日本海军的燃料匮乏问题。
那是1938年底,因为身陷二次大战,日本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美国宣布停止对日本出口高标号汽油,这让原本石油资源就严重匮乏的日本面临更糟糕的状况。
此时一个自称掌握“水变油”技术的人浮上了台面。
早在侵华战争发生之前,这位名为本多维富的人就曾向日本军方推销“水变油”,但没人理睬他。现在,日本海军严重缺乏燃料,于是他先是骗到一位帝国大学副教授的“加持”,而后先后与多名“大人物”见面,向他们表演这门绝学。在这些名人的宣传之下,他赢得日本政坛高层人物的信任。
很快,首相近卫文�O知道了此事。他还曾向日本军需局长征求意见:我们这里井水很多啊,用来造石油怎么样?军需局直接告知首相,那都是骗人的。此事就算完结了。
本多并不甘心,他亲自跑到海军航空本部,找到了该部教育局长大西泷治郎。大西毕业于专业的海军学校,是“神风特攻队”的创始人。他对本多所说竟深信不疑,还亲自写下长达58页的秘密报告。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见到报告后,立即决定进行试验。因为实验空间极其严密,它摒弃了作弊空间,本多在连续3个昼夜之后,趁着监视人员疲惫不堪之际,才有机会掉包装有劣质汽油的瓶子,宣布试验成功。但是,他没想到的是,所有实验瓶都是有标记的,他拿出来的那个瓶子是自带的。实验露馅了。如同美国的骗子一样,他也得到了相应的惩罚。
日本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岛国。战时能源消耗巨大,短缺的就更多了。所以能源骗局屡见不鲜。类似的还有“富士山麓油井挖掘”欺诈事件等等。
如此之大的骗局为何能屡屡得手?一是“客户”有需求。皇帝的需求是能够长生不老;的需求是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军方的需求是能源安全(取之不竭)。二是知识的匮乏。皇帝治国安民有谋略,但并无多少科学素养;大众/军方对化学类专门知识知之甚少,这就给了骗子足够的生存空间。
当然,比起百年前,人们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此类骗局就结束了吗?并没有。因为科技发展也日新月异,人们对新的科技知识的掌握还远远不够。比如如今站在“风口”的是科技。国外一些科技公司,一直号称要发射成百上千个卫星到天上,让人类能够免费上网。听闻这个消息,网民都嗨了。然而,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不过是赚取投资的骗局。通信博士张弛曾撰文揭露此事,他在文中称,普通卫星和智能手机因为频率问题不可能直接通信;即便能直接通信,将卫星的总速率分到每一个用户头上,网速将远远达不到拨号上网的那个时代。据他披露,国外类似计划都最终没了下文。
链接>>>
中国也发生过
“水变油”的骗局
1984年,哈尔滨普通司机王洪成,到处表演水变油的把戏,把一滴神奇的药液滴到水中后,水就能像油一样的燃烧起来!此外,王还宣称他发明了“膨化燃料”,有“膨化汽油”、“膨化柴油”还有“膨化重油”等。说穿了就是把各种的油和水掺在一起,再加一些肥皂类物质把油和水搅成乳化液,用来作燃料或开车。到了1992年底,有300多个单位和企业向王洪成投入了巨额资金,希望能卖油发财。一些大学教授和官员都为他背书。
1995年8月,何祚庥、郭正谊等几位科学家向党中央、国务院递交紧急报告揭露此事。粗略统计,王洪成在这些诈骗活动中已获取数千万元,而国家和有关企业的损失已接近4亿元。
此时,王洪成已经准备好了假护照并兑换了大量美元准备出逃。
这份报告立即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随后,王洪成被逮捕,被判处十年,没收了7处住宅和2辆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