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又见股灾? 三年前险资救市的一段往事及后续行业剧变-保险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核心摘要:   6月19日,在中美贸易战阴影之下,又见千股跌停,沪指连续击穿3000点、2900点,最终报2907.82点,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3.78%,创业板大跌逾6%,创2015年1月以来新低。虽然三大股指在6月20日全部重新翻红,但仍有无数人心有余悸:股灾再一次卷土重来?   巧合的是,此轮暴跌恰逢2015年股灾三周年。回望三年前的那场股灾,其所引发的千股持续跌停、沪深两市半数上市企业停牌的凄惨景象依然历历在目。对于保险行业,这次股灾作为一个起点,更是如海啸一般彻底改变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其教训之
外汇EA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6月19日,在中美贸易战阴影之下,又见千股跌停,沪指连续击穿3000点、2900点,最终报2907.82点,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3.78%,创业板大跌逾6%,创2015年1月以来新低。虽然三大股指在6月20日全部重新翻红,但仍有无数人心有余悸:股灾再一次卷土重来?

  巧合的是,此轮暴跌恰逢2015年股灾三周年。回望三年前的那场股灾,其所引发的千股持续跌停、沪深两市半数上市企业停牌的凄惨景象依然历历在目。对于行业,这次股灾作为一个起点,更是如海啸一般彻底改变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其教训之深刻,绝对值得长久回味。

  不妨先来回顾下2015年股灾的几个关键时点

  2015年6月12日,中国沪市达到了近8年来的最高点位5178点,大多股民仍沉浸在大牛市的欣喜之中,却不知这已经是牛市的终点。当天,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外部接入管理的通知》,决定清理场外配资

  2015年6月15日,中国股市正式进入“股灾”模式。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各大券商开始清理非机构类个人投资者的配资业务账户,遏制借债炒股。市场突现恐慌气氛,上证指数一天内下跌超100点,跌幅2%。

  2015年6月23日,上证指数出现4264的低点,低点相比最高点跌去18%。

  2015年6月26日,当日暴跌334点,跌幅为7.04%,创股灾开启以来单日最大跌幅,2000多只股票跌停。

  2015年6月27日,央行宣布降息、降准,被视为拉开救市序幕,但此后股市依旧狂跌不止。

2015年6月27日,央视解读<a href='http://www.fishea.cn/mall/'  target='_blank'>央行</a>政策时,下方出现字幕“一旦逃出火场后,不要再返回火场”,被视为对于股民的劝诫。
2015年6月27日,央视解读央行政策时,下方出现字幕“一旦逃出火场后,不要再返回火场”,被视为对于股民的劝诫。

  2015年7月4日、5日周末,李克强总理回国主持救市,释放三套重磅利好:21家证券公司出资不低于1200亿元投资蓝筹股ETF;IPO暂停;央行将协助通过多种形式给予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支持,全面吹响救市集结号。

  据媒体统计,此次股灾创下多项记录:2015年6月15日至7月3日期间,上证指数跌幅为31.76%,是这一指数23年以来最大的三周跌幅。同时,2015年6月15日至6月19日,上证指数单周跌幅为13.32%,也是7年以来沪指的最大单周跌幅。

  2015年7月 6 日沪深两市共有702 家上市公司停牌,到7月7日开盘前,两市2781家上市公司已经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公司停牌。至8 日,两市停牌数量更暴增至 1429 家,超过半数上市公司停牌。这一上市公司大规模停牌更开创了A股有史以来最多的停牌数。

  险资救市,千亿驰援

  正是在这种惨淡局面下,原开始响应号召,积极救市,于2015年7月8日发布《关于提高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经备案,投资单一蓝筹股票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上限由5%调整为10%;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比例达到30%的,可进一步增持蓝筹股票,增持后权益类资产余额不高于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0%。与此同时,还对“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的资产认可比例”适度提高。

  2015年7月9日,原保监会又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参与融资融券债权收益权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表示为防止股市非理性下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发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与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债权收益权转让及回购业务,可以协商合理确定还款期限,不得单方强制要求证券公司提前还款。

  原保监会积极出台政策救市,保险公司也是纷纷高调表态拥护:

  2015年7月2日,华夏保险发布声明表示,公司旗下华夏久盈资产公司已于近期在资本市场持续增仓以银行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等股票权益资产,规模已达数十亿;并积极参与中国铁建定向增发。

  2015年7月6日,人寿董事长刘益谦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也表示,想为稳定市场做贡献。从2015年7月7日开始,国华人寿共斥资约9.15亿元买入三家公司股票,相继举牌有研新材、国农科技和天宸股份。

  与此同时,国企龙头也纷纷进场,据媒体报道,7月6日与中国各出资500亿元认购蓝筹ETF基金,同时加仓部分权重蓝筹股。

  2015年7月中旬,保监会曾公开险企救市数据,自股市大幅波动开始至2015年7月8日,保险机构持续净买入股票股票基金股票累计净买入574.2亿元,股票基金累计净买入548.42亿元,合计净买入1122.62亿元。

  千亿驰援之下,险资一度成为市场人士眼中的“救市英雄”,然而在看似正确的抉择之下,却也埋下了重重隐患。

  频频举牌,险资动机受质疑

  原保监会救市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运用限制,激发了险企投资股市以及举牌的热情。有媒体统计,仅2015年下半年,就有26家公司发布公告宣布被险资举牌,耗资一度超600亿元。参与举牌的险资包括安邦保险、前海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国华人寿、上海人寿、君康人寿、百年人寿等。

  在这其中,前海人寿对于万科A的多次举牌,更是直接诱发了“宝万之争”,成为2015年末资本市场的最大戏码,险资的污名化也由此开始。

  2015年7月10日,先是宝能集团旗下的前海人寿耗资逾80亿元,通过二级市场购入万科A股5.52亿股股份,之后又与一致行动人通过连续举牌,将持有万科的份额猛增至15.04%,超过了20年来始终位居万科第一大股东的华润。

  同年8月底至9月初,华润通过两次增持,持有万科A的股份达到15.29%,重新夺回第一大股东之位,然而很快又被宝能系反超。截至2015年12月11日,宝能系共计持有万科约24.8亿股,占万科总股本约22.45%。此后,宝能系进一步巩固自身在万科的地位,连续增持至24.26%,距离控股股东30%的条件只差不到6%的股份。

  安邦保险集团也涉身其中,在其两次增持后,占有万科A股股份升至7.01%,约占万科总股本的6.18%,成为万科的第三大股东,不过其最终并没有倒向宝能系,而是选择与万科管理层达成共识。

  “宝万之争”下,宝能系与万科管理层之间的口水官司不断,舆论也纷纷站队,资本市场上对于险资大肆举牌开始颇有微词,进而演化成对于万能险业务、对于资产驱动负债模式的质疑。曾经的“救市英雄”,开始逐渐污名化,被视为“野蛮人”。

  进入2016年,宝万之争继续,包括前海人寿在内的宝能系继续在资本市场买买买,一举一动在资本市场都备受关注。到2016年四季度,前海人寿大量买进格力电器股票,持股比例快速上升至4.13%,成为其第三大股东,引发格力电器方面的强烈反弹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措辞严厉,她表示,投资是好现象,但通过概念炒高股票,会对社会造成伤害。“如果成为中国制造的破坏者的话,他们是罪人”。

  从此,继“野蛮人”之后,“实体经济破坏者”又成为扣在险资头上的另外一顶大帽子。而后者,在最高层号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时刻,无疑更具杀伤力。

  刘士余主席痛斥“野蛮人”,保险行业风向陡然转变

  由于大肆举牌引发的诸多口水官司已经令险资备受质疑,2016年末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一番话,更是彻底影响了保险行业的风向。

  2016年12月3日,刘士余在出席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时,他直斥某些“资产管理人”“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这是在挑战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底线,也是挑战职业操守的底线,这是人性和商业道德的倒退和沦丧,根本不是金融创新”。同时,他也表示,“

  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

  保险业监管风向由此骤变。2016年12月5日,原保监会官网发布文章《保监会持续强化万能险监管 坚决遏制违规行为》,明确针对万能险业务经营存在问题,并且整改不到位的前海人寿采取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的监管措施;同时,针对前海人寿产品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责令公司进行整改,并在三个月内禁止申报新的产品。此后,前海人寿公开承诺不再增持格力电器,并将择机逐步退出,

  2016年12月13日,原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原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强调坚守“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不动摇, 切实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 推动万能险规范有序发展,解决公司治理缺陷和不足。

  此后,原保监会更是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成立专门监管关联交易的关联交易监管处;修订《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7年1月2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收回在救市时放宽的险资投资比例,还明确禁止保险机构与非保险机构一致行动人共同收购上市公司。

  然而,更大的变动还在后面。

  2017年4月9日,项俊波被有关部门带走审查;2018年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再保留银监会、保监会……

  如今,回望三年前的股灾,就如同蝴蝶效应一般,从救市开始,除了让险资深陷舆论危机之外,最终还引发了一场影响整个保险市场格局的巨震,推动行业彻底转换发展方向。如今,市场惊呼,又一次股灾来了,这回险资是救还是不救?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6年12月14日,原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接受央视财经访问时就表示,要把2015年救市时放宽的投资比例再收回来,“这个比例,稳健型公司用不了,反倒让激进型公司钻了空子。”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慧保天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唐明梅 )
看全文
想了解更多关于《又见股灾? 三年前险资救市的一段往事及后续行业剧变》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张裕豪:关注手机银行的发展 明年将在中国推出Breeze-银行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上一篇:

16家上市银行2015资管业绩解读:股份行规模超车-银行频道-顺水鱼财经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